【明報專訊】中國計劃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日本海沿岸建設大型海港,其年吞吐量料達6000萬噸,有望成為東北亞地區最大的港口之一。中俄合作建設的扎魯比諾海港距離中國邊境僅18公里,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天然不凍港,有鐵路、公路與俄羅斯內陸和中國吉林省琿春市相連。建成後中國將獲得日本海的出海口。
中俄合建的札魯比諾港歸屬於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東南部的札魯比諾鎮,位於圖們江入海口以北,日本海的特洛伊察灣內,西南距朝鮮(北韓)的羅津港約50海里,至韓國的釜山港約450海里,至日本新朗港480海里。
年吞吐千萬噸 東北亞最大
據人民網報道,日前在俄羅斯蘇瑪集團莫斯科專場推介會上,該公司副總裁巴寧表示,俄中兩國企業將合建該多用途、年吞吐量達6000萬噸的海港,該海港落成後,將顯著改善該區的物流條件。由於該海港目前基礎設施老化,無法滿足中方借港出海的要求,中俄雙方決定合作改造該港口。俄羅斯因介入烏克蘭東部的領土糾紛而受到歐美國家的制裁後,備受壓力,於是頻頻向華示好,包括最近答應興建的中俄東線輸油管以及中俄共建大型客機等合作計劃。
稱利運輸 保亞洲糧食安全
在今年5月舉行的上海亞信峰會上,在中俄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吉林省與蘇瑪集團簽訂了合作建設扎魯比諾萬能海港的框架協議,建成以集裝箱運輸為主的重要國際貨運港口。巴寧表示,扎魯比諾港的建設將進一步拓寬其連結亞太與歐洲、中亞的運輸通道,促進俄中在遠東和亞太地區的合作,同時也將為吉林省解決其缺少出海口的困境。此外,糧食碼頭是扎魯比諾港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俄中糧食貿易提供優良的運輸基礎,有助於確保中國和亞洲的糧食安全。
現借朝鮮出日本海 設施不足
該項目對中國東北發展海上貿易具有重要意義。吉林省是位於中國東北的邊疆近海省份,缺少出海口一直被視為影響該省進一步開發開放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中國並沒有在日本海的港口,進出口需要借助朝鮮的羅津。事實上中國企業正在建設朝鮮的羅津港,同為圖門江的出海口,但由於朝鮮的公路和鐵路設施不足,目前仍難以承載大量貨物轉運。
中國通過與俄合作建設俄境內的港口獲得日本海出海口,消息公布後引發內地網民議論,有網民稱:「這本來就是我們的土地,現在獲得一個出海口還要掙扎一番,心裏憋氣呀! 」「這都是大清國造的例啊,康熙現在捧為千古一帝, 一個《中俄北京條約》割了多少地給沙俄!清粉該死啊!」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