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滬港通進入直路,料下月南北共5500億元人民幣互灌兩地股市。綜合本報「滬港通全攻略」投資講座專家意見,滬港通對A股影響較港股大,能支持A股,更可吸引外資,改變以散戶為主的市場生態,讓A股更健康發展,邁向自由市場化。惟滬港通對港股影響較小,畢竟內地機構投資者對港股興趣不大,本港又缺乏內地散戶鍾情的股份,港股在滬港通只為伴菜一碟。
◆王匯材:北向炒A股 沒有即日鮮
香港交易所環球市場科客戶業務發展助理副總裁王匯材表示,滬港通是互聯互通的雙方機制,對兩地市場各有好處,內地可吸納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對本港而言,就大大豐富了投資選擇。不過,由於屬新行的制度,加上兩地投資法規和安排有不同,所以香港投資者想透過滬股通投資A股,必須先了解相關的資訊及風險。
王匯材指出,滬港通是以本地主場規則為主,例如港股的交收是「T+2」,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但滬股通將按照上交所A股市場的交收周期,即「T+0」交貨、「T+1」交錢。另外,香港有不少散戶愛炒即日鮮,但上交所規定至少要持貨一日,不允許即日鮮,但內地投資者買賣港股通則容許即日鮮。
額度方面,北向及南向總額度分別為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及2500億元,北向每日額度為130億元,南向額度為105億元,額度是以先到先得原則處理。總額度餘額則於每個交易日完結時,聯交所會將總額度減買盤成交總額,再加賣盤成交總額所得。
費用方面,經手費、證管費、過戶費及交易印花稅已落實徵收比率,新的中央結算系統收費正待證監會批准,至於紅利稅及資本增值稅,王匯材指正與內地有關部門密切聯繫中,有良好進展,將會在滬港股開通前交代如何處理該兩項稅收。
名單上股份 可能隨時變
雖然滬股通名單上的股份有568隻(截至今年4月10日),但要留意會隨時有變,因為名單是按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以及「A+H」同時兩地上市的股票所定(不包人民幣以外貨幣報價的滬股及被實施風險警示的滬股),一旦被剔出指數,或/及H股不在聯交所掛牌買賣,就會被暫停買入,但仍可賣出。此外,投資者亦要認識上交所的「風險警示」,任何滬股通的股票被納入「風險警示」,亦不可買入。
(滬港通全攻略)
明報記者 余美玉
攝影 胡景禧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