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市場避險 續看好中資股前景孆憛G江宗仁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11日 06:35
2014年09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跌485點,收報24,705點,成交金額797億元。中秋假期過後,港股突然面對「內憂外患」,總理李克強提前透露8月份貨幣供應M2增長12.8%,創5個月新低,媒體多重點報道不靠強刺激,大規模放水無望;蘇格蘭獨立公投似成黑天鵝事件,若成真英國似會遭受重挫,對全球金融市場亦有影響,加上舊金山聯儲局報告指市場對加息預期較當局更為鴿派,重燃市場對加息的擔憂,樂觀情緒一下子被淋熄,市場好像進入避風險階段,但即使沒有強刺激,美國又提前至明年上半年甚至春季加息,筆者還是繼續看好中資股前景,至少炒完便散的局面出現機會很少。


港股顯著調整,恒指及國指一下子便回到破頂前高位,期間高追的全數被套。昨日跌勢相當全面,69%股份下跌,強勢的如內險股、電訊股、石油石化股等皆急壓,弱勢的濠賭、建材等亦未能靠穩,一時間投資者呈避險狀態,逆市上升的板塊就僅餘光伏股。


客觀來看,中資股7月至今的強勢,原因眾說紛紜,基於以往的思維,升市等於憧憬刺激政策出台,久未露面談經濟的李克強則一錘定音不搞強刺激,難免令市場泄氣。不過,刺激就炒,炒完就散的模式是否仍行之有效?筆者覺得未必。中央今年並未有出台大規模刺激,流動性雖趨於寬鬆,倒及不上溫總放生影子銀行時的規模,但經濟還是能平穩在7.5%左右,樓市未有崩盤,汽車銷售尚可,通脹還是在低位橫行。在經濟放緩下,銀行資產質素惡化,但暫時仍屬可控,上述情况可以三個字來概括,「軟着陸」。


炒完散機會小 中國食品反覆升

由硬變軟的升勢是否已差不多?相信無人有答案,但由崩盤估值回到可持續經營,除非出現重大利淡消息,否則炒完就散的可能性很小。往後重點不是大市,資金看的是改革、經濟新的增長亮點,光伏之所以「落鑊」,主因是有新的光伏政策,而新能源、節能環保、醫藥皆偏強,與大市的相關性極低,國企改革股如石化雙雄可候低吸,被市場遺忘了的中國食品(0506)也見反覆上升。


當然,外圍亦充滿不明朗因素,包括聯儲局會否修改前瞻性指引甚或暗示提前加息、俄烏停火協議又不大可信,故歐盟明言新一輪制裁的決定視乎協議執行情况。加息對市場難免偏淡,但真的有很大的影響嗎?由去年狼來了到今年突轉鴿派,近期就業數據理想重燃加息預期,市場不可能沒有作好準備,即使總體上利淡,但影響力不會太大。


英鎊已反映多數不利因素

至於較意外的蘇格蘭獨立或成功確實意外,市場亦出現劇烈反應。但要注意的是,英鎊兌美元由高位接近1.72急挫至1.6附近,如此急劇之貶值可說是恐慌性拋售,應已反映很多甚至過度反映不利因素。從另一角度看,英國國債收益率相對平穩,僅由2.4厘升至2.5厘,5年期國債違約掉期價差僅22點子,雖高於德國的18.56但卻優於法國的39,媒體大事報道兼分析財政問題,但市場暫時倒不怎麼害怕。再說,英鎊急挫很主要是美元全面強勢所致,歐元兌英鎊、英鎊兌日圓均未見太大變動,二來由憧憬加息一下子變成恐慌,淡友追殺兼平倉沽盤才令跌勢加劇,涉及技術性因素,三來英鎊本身就有「癲鎊」之稱號,再加上匯控(0005)表現也不差,不用將此因素無限放大。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