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天到北京師範大學視察時指出,不應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剔除。此話一出,昨即有成效。北京師範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任翔表示,明年9月起,北京小學一年級中文的古典詩詞,將由現在的6到8篇增至22篇,整個小學階段不少於100篇。
《法制晚報》引述任翔稱,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新版的中文教材裏都增加了古代經典詩詞和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容,「如《弟子規》、《三字經》和《百家姓》等」。她說, 要從小一起就讓孩子感受音韻的美,「古詩詞的韻律對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和節奏感都非常有益」。此外,以後高考也會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考查,「所以從小就要打好古詩文的基礎」。
上海「補鑊」 中秋讀古文詩詞
而全國唯一一個正式從教材中刪除古詩詞的上海,昨日也出現大量報道,指上海各中小學校在中秋佳節開啟了形式多樣的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新聞晨報》報道指,多年來,上海市中小學通過多種充滿趣味和創意的拓展課程與實踐活動,讓學生們建立起對古詩詞、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傳統文化的興趣。自2005年《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頒布以來,上百萬上海學生從傳統文化教育學習中受益。今年上海的小一中文教材中,刪除了《登鸛雀樓》、《江雪》等8篇古詩詞作品,引起熱議,並在前天被習近平比喻為「去中國化」。
《法制晚報》引述任翔稱,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新版的中文教材裏都增加了古代經典詩詞和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容,「如《弟子規》、《三字經》和《百家姓》等」。她說, 要從小一起就讓孩子感受音韻的美,「古詩詞的韻律對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和節奏感都非常有益」。此外,以後高考也會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考查,「所以從小就要打好古詩文的基礎」。
上海「補鑊」 中秋讀古文詩詞
而全國唯一一個正式從教材中刪除古詩詞的上海,昨日也出現大量報道,指上海各中小學校在中秋佳節開啟了形式多樣的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新聞晨報》報道指,多年來,上海市中小學通過多種充滿趣味和創意的拓展課程與實踐活動,讓學生們建立起對古詩詞、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傳統文化的興趣。自2005年《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頒布以來,上百萬上海學生從傳統文化教育學習中受益。今年上海的小一中文教材中,刪除了《登鸛雀樓》、《江雪》等8篇古詩詞作品,引起熱議,並在前天被習近平比喻為「去中國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