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少陽:滬港通效應 有如自由行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11日 06:35
2014年09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以立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林少陽稱,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總理李克強領導下的班子正致力推行國企改革,實行「國退民進」,反映施政就是要朝經濟自由化推進,釋放市場活力。


拯救瀕危A股 可當愛國

他認為,滬港通只是連串國策改革的一環,目的有三,一是中央希望藉滬港通引入外資,拯救瀕危的A股,林笑指:「這可說是愛國行為,但作為價值投資者,如果資產是有投資價值,愛國行為都無所謂,而且愛國人士很多都很成功。」


二是作為人民幣國際市場流通的手段之一,同時可令內地投資者更趨成熟,內地股民向來不喜盈利穩定的大型企業,因缺乏憧憬及想像空間,很多內銀因而備受冷落,估值更低於帳面值,他們就很難透過發新股來籌集資本,面對經濟增長放緩和結構性轉型的將來,潛在壞帳風險會提升,而外資則偏愛估值吸引的內銀及其他大型企業,正好平衡A股的「投資生態」。


林少陽形容滬港通是「港澳自由行」的翻版——資金自由行,「起初如自由行一樣,影響不太明顯,但現時大家都明白對香港經濟及社會有何其深遠的影響,然而滬通港可否如自由行般否玩足10年?我答不上,視乎是國策屬周期性抑或制度性的轉變。」不過,他認為滬港通會慢慢擴大,有深港通是合理期望。


賣有溢價H股 轉吸A股

滬港通的北向每日額度為130億元(人民幣•下同),南下則為105億元,林從負面角度揣測,假如兩地每日均用盡限額,即香港每日會有淨流出,南水北調,港資會被A股吸納,對股市估值或有負面影響。


不過,林少陽亦有「包賺」的投資方法建議,「假如投資者手上持有的H股比A股有溢價,就可賣出H股,透過滬港通機制買入A股,等同做了套戥,至於其他概念性的主題,未做功課就切勿輕舉妄動,因為投資A股就如隔山買牛,資訊方面亦不及內地股民般熟悉。」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