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瑞銀證券首席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李表示,滬港通對A股會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個別股票的表現,但很多投資者仍未有充分認知,認為滬港通初期投資A股的總額度僅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對比市值約24萬億元的A股市場,看似是杯水車薪,其實不然。
資金湧入 受惠股份不多
但他認為,應計及QFII及RQFII的額度,再加上滬股通總額度,估計直至2015年底可進入A股的海外資本就有9000億元,扣除非流通的股份後,剩餘的A股市值約10萬億元,即佔大約9%,並非一個小數目。
「此外,滬股通名單上有568隻股票,但剔除外國機構投資者不喜歡的企業,包括市值小於20億美元、鐵公基不分紅、有醜聞等的,可選的其實只有70、80隻股份,假如9000億元集中於這數十隻股票的話,作用會更大。」
內地股民跟國際投資者的取態截然不同,這可從上月的股市表現窺見一二,陳李說:「為部署滬港通,前早機構投資者利用手上的QFII額度,在短短3周掃入200億元A股,故很多大型股在7月下旬有不錯的表現;但比機構投資者更有錢的是散戶,在7、8月追加了1000多億元買細股,他們愛其有故事性,比較『性感』一點,因為內地股市太boring(沉悶)了,所以資金又追隨散戶走!」
內地股民愛多點故事性
陳李認為,開通滬港通後,想尋找穩定回報的本地散戶,最好是跟隨外國機構投資者買大型A股,「買細股賺錢易,可是賠錢更易,不及買大股票來得穩當。」他又提醒,由於兩地股市均會有資金流入,北水鍾情偏小型股份,南水會較關注內地大型和藍籌企業,從而令兩地市場不同板塊的波動性增加。
可是他認為內地機構投資者來港覓食的機會不大,主要因為要來的早就來了。另外,很多內地投資者吃過QDII產品的虧,當時在「港股直通車」刺激下,很多資金在港股摸頂入市,不少股票最後虧損了一半,對他們而言,港股投資是「不堪回首」的回憶。
資金湧入 受惠股份不多
但他認為,應計及QFII及RQFII的額度,再加上滬股通總額度,估計直至2015年底可進入A股的海外資本就有9000億元,扣除非流通的股份後,剩餘的A股市值約10萬億元,即佔大約9%,並非一個小數目。
「此外,滬股通名單上有568隻股票,但剔除外國機構投資者不喜歡的企業,包括市值小於20億美元、鐵公基不分紅、有醜聞等的,可選的其實只有70、80隻股份,假如9000億元集中於這數十隻股票的話,作用會更大。」
內地股民跟國際投資者的取態截然不同,這可從上月的股市表現窺見一二,陳李說:「為部署滬港通,前早機構投資者利用手上的QFII額度,在短短3周掃入200億元A股,故很多大型股在7月下旬有不錯的表現;但比機構投資者更有錢的是散戶,在7、8月追加了1000多億元買細股,他們愛其有故事性,比較『性感』一點,因為內地股市太boring(沉悶)了,所以資金又追隨散戶走!」
內地股民愛多點故事性
陳李認為,開通滬港通後,想尋找穩定回報的本地散戶,最好是跟隨外國機構投資者買大型A股,「買細股賺錢易,可是賠錢更易,不及買大股票來得穩當。」他又提醒,由於兩地股市均會有資金流入,北水鍾情偏小型股份,南水會較關注內地大型和藍籌企業,從而令兩地市場不同板塊的波動性增加。
可是他認為內地機構投資者來港覓食的機會不大,主要因為要來的早就來了。另外,很多內地投資者吃過QDII產品的虧,當時在「港股直通車」刺激下,很多資金在港股摸頂入市,不少股票最後虧損了一半,對他們而言,港股投資是「不堪回首」的回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