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蘋果並非首先推出智能手機或平板,其iPhone及iPad卻為流動通訊產品重新定義。市場期望配合電子支付系統Apple Pay的大碼iPhone和智能手表Apple Watch,未來為流動設備及支付系統帶來變革。美國四大銀行已加入Apple Pay服務,分析認為,蘋果的前景如何,便要看Apple Pay能否為電子錢包這市場已有的產品重新定義。
蘋果股價在發布會之際未按傳統「插水」,周二股價由開市的99美元升至103美元左右,隨後回落,昨晚開市靠穩,截至今早零時股價升1.5%。德銀估計Apple Watch可為蘋果帶來150億至600億美元潛在收入,給予蘋果買入評級,目標價105美元。高盛認為大屏幕手機是銷售增長的動力,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115美元。瑞信則認為新產品的效應已反映在股價上,維持中性評級,目標價96美元。受發布會影響,電子商務、手表、科技股等周二股價下挫,EBay跌2.8%後,周三早段再跌逾3%。亞馬遜周二跌3.7%後,昨早段反彈。
美信用卡被指遠落後歐洲
今次發布會在加州Flint中心舉行,是已故「蘋果教主」喬布斯於1984年發布Mac機所在,30年間蘋果推出了Mac機、iPod、iPhone及iPad,奠定蘋果創意地位,今次選址被視為蘋果從新出發。《紐時》認為,儘管新產品並非原創,而是調整市場現有產品,不過新的硬件和軟件無縫地連繫,為固有領域重新定義。
Apple Pay更似乎佔盡天時地利。由於美國信用卡被指遠遠落後於歐洲,為與國際接軌,美國將於明年提升信用卡保安技術,商戶亦準備提升相關設備,令蘋果支付服務可望普及化。摩通總裁戴蒙(James Dimon)早前還怪責科技公司都想吃了其午餐,現在卻說這是「各方共贏」的局面。
摩通、花旗、美銀、富國等都加入Apple Pay服務,它們相當於全美支付量逾八成。雖然Google也有電子錢包服務,但只適用於少數手機、個別手機網絡及個別發卡機構。Forrester Research指出,以往的電子錢包供應商僅專注於技術層面,少從用家角度考慮,消費者不會理會到什麼是NFC,只是想簡單易用。若蘋果支付系統促使更多人以手機結帳,料將推動Google、亞馬遜及微軟與零售商及信用卡公司達成相當流動支付協議,令手機消費普及化。
美四大銀行 加入Apple Pay服務
分析認為,蘋果總裁庫克的經營哲學似乎比喬布斯開放一點,應對市場對大屏幕手機的需求,搶攻三星等大屏幕手機佔優的領域,且容許開發商進入其流動作業系統,加強與業界合作。不過蘋果在iCloud雲端照片懷疑被黑客竊取之際,力推蘋果商用服務及健康數據平台,可能會受外界質疑,且產品價格亦比競爭對手貴。
(綜合報道)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