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明豐合股 疑遭亨得利否決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09日 06:35
2014年09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明豐珠寶(0860)在上周五舉行股東特別大會,就提出每10股合併為1股的動議,被超過82%出席股東票數提出反對而無疾而終。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相信,持有明豐15.27%股權的亨得利(3389)有份投反對票,否則有關動議理應獲得通過。有分析員指出,此舉或與有股東憂慮股價「向下炒」有關。


宣布合股後股價已累跌15%

明豐昨早申請將股份停牌,到傍晚時發出公布指出,維持原有每手3萬股的買賣單位不變,不會另行開設合股後的每手3000股買賣櫃位,股份將於周三(10日)復牌。本報曾致電明豐及亨得利作進一步查詢,但是未能夠成功聯絡有關公司。翻查資料顯示,明豐的主要股東為亨得利,其他個人股東,多持股少於10%。


上市公司股份將股份合併後,股價十居其九下跌居多,尤以細價股最為嚴重。按本報番查7月尾到9月初多家上市公司公布合股消息後,股價跌幅由11%至30%不等(見表)。其中明豐自7月底公布合股後,累積跌幅至停牌前已經達到15%。當中主要由於合併股份及股價因此增大後,增加股價下跌的空間有關。但是這相比進行合併股份同時,一同進行削減股本所構成的殺傷力為細。


合併後增價差 影響投資者追貨意欲

有證券界人士指出,雖然合併股份後,股份市價會相應提高,但同時亦會改變買賣價差,以明豐為例,按其停牌前的收市價為每股8.5仙而言,上落一格的價差為0.001元,但10合1後,每股最新做價便為0.85元,上落一格的價差便為0.01元。相應地參與買賣明豐珠寶的投資者,付出的價差成本比合併前大增9倍,對買賣仙股的投機者,構成不便,亦影響了投資者的追貨意欲。


鄧聲興﹕合股影響 視乎股份規模

AMTD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指出,由於合併股份後股價增大了,帳面上股價提高及變相貴了,引發股價「向下炒」,方便主要股東增持及收貨。不過對一些中價股而言,若然合併股份後,股價因此推高至1美元或以上,則有助吸引那些過往不能夠吸納「毫子股」的機構投資者吸納。所以要討論合併股份對股價的影響,便要清楚看提出合併股份的公司是屬於中價股還是細價股。


明報記者 陳偉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