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綠色生活﹕佔地廣 風險高 留種要「有 種」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07日 21:35
2014年09月07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留種,是很有種的事情。


本地農戶農地不大,留種要佔用一定面積農田一段時間待植物開花結子,且留種植株容易成為害蟲溫牀,氣候問題亦令留種有風險,假如盛花期遇上連綿雨天,缺少蜜蜂,難以授粉,導致種子歉收。


在生產角度,購買種子,價格相宜,沒必要花時間花精神留種,好比你在家種植,地方細小,也不會用有限的花盆來留種 。


這些道理,農夫明白,可是,現實中香港仍有部分農夫堅持每年留種,有些,是為了保留父親留下來的農作物,亦有些,是為了作物能保持自家培育的品質。


小小種子,包含了農夫的感情和堅持,農作物成為桌上菜餚時,有沒有人能嘗得出來?

高華種子負責人謝天佑:留優質種子要把作物隔離

曾幾何時,香港各區盛產不同農作名物,元朗絲苗、粉嶺鶴藪白菜、打鼓嶺雷公鑿苦瓜、馬屎埔唐芹白蔥、屯門管欖菜心…… 可惜,這些享譽一時的農產名物,隨着九○年代開始農業式微,技術失傳,好些品種自此消失。


農民留種自用,是歷史上一直以來的習慣,但時代轉變,即使現在願意留種,要保持品質,難度比以往更高。植物生理學博士、高華種子公司第二代接班人謝天佑表示,「以前種一種菜賣得好價錢,整條村都會種,農民揀選最靚的農作物來留種,附近沒太多其他農作物,品質相對穩定。可是現在香港農田細小,蜜蜂依舊勤力工作,我種這種,你種那種,異花受粉的品種有機會受其他作物影響,留優質種子是需要把作物隔離。」高華種子公司,在外地留種,專人挑選和培育種子,保證種子品質和發芽率,雖然總部設在香港,但種子九成以上外銷,謝天佑坦言﹕「我支持農民,但香港農業實在沒有商機」,所以種子不設零售,餘下不足一成,是香港部分農民集體訂購,以及贈送給本港非牟利團體。


老農田園主葉子盛:留種為保留爸爸農作物

台灣一些民間團體大力推動自家留種,希望農民掌握種子自主權。香港沒有自家留種的風氣,但有些農夫,不計成本,偏偏愛自家留種。


現在會留種的農場不多,例如粉嶺的老農田、馬屎埔的馬寶寶社區農場、曾多次獲各項有機獎項,元朗的吳銀有機農場、園主有菜心王之稱的健康有機農場等等。


究竟農夫留種是否重要?老農田園主葉子盛搖頭,「為餬口不重要。如果農作物賣不到價錢,為何要種來留種?」自內地菜大量輸港後,香港菜在價格上難以和內地菜競爭,因此很多品種也沒有人種,「90年代末我開農場,那時在打鼓嶺一帶已不多見農民種菜,即使種,都是種一些賣到好價錢的菜。雷公鑿沒有人種,因為苦瓜在內地實在太多,香港難以和他們鬥價錢。」


青皮冬瓜豆角芥蘭

葉子盛的農田,不設農產品銷售,但他每一年,都一定會種三種農作物:青皮大冬瓜、豆角和芥蘭,因為這三種種子,都是他爸爸留下來給他的。


葉爸爸是馬來西亞華僑,一九七二年來港,落戶打鼓嶺種菜,葉爸爸靠馬來西亞親戚帶來的豆角種子,養大幾個孩子,他們的豆角賣到價錢,因為是馬來西亞品種,種植別人沒有的品種,是農夫其中一個生存之道。現在部分有機農夫會選擇種植街市不常見的品種,增加競爭力。


青皮冬瓜 肥大肉厚

另一款葉子盛的農產名物,就是青皮冬瓜。平常在街市看到的黑皮冬瓜,橢圓形,約十多斤一個,他的青皮冬瓜,肥大肉厚, 可達四五十斤,是名副其實的巨型冬瓜。「好多人都未見過,問我賣不賣,其實30年前全香港人就是食這種瓜!」每年夏天收成時,冬瓜多得要派街坊,留種佔用農田面積,葉子盛仍堅持每年留種,他提高聲線道:「出面買不到這種種子,我不留就沒人留喇!」


馬屎埔全職農夫區先生:留種像選美 要揀最好

「種子對農夫來說是寶」。區先生滿頭大汗,正在為白豆角採收種子,瓣開外皮,種子粒粒飽滿,笑着給我拍照。


區生是出生於馬屎埔村的全職農夫,父母一代於一九四○年代從南海佛山移居此地。小時候區生便要下田幫手,曾在城市打工,十多歲時回到農田,由七○年代開始耕種到現在,從昔日馬屎埔村全是密集菜田,到現在農地被收購發展商用鐵絲網圍封,區生在田裏,看盡香港的農業變遷。


做農夫,從來都是辛苦行業,區生憶述,「五○年代,山水被引去集水區,農民要自家開井,沒有電力供應,要靠電油泵泵水上來,父母耕田之餘,要照顧我們六兄弟姐妹,凌晨三四點就起身割菜,趕到天光墟賣。送去長沙灣菜市場,價錢被壓一大截,所以幾辛苦,也要到天光墟。」現在不用辛苦到天光墟,他的農作物,每星期在馬寶寶的農墟有售,就在田的不遠處,朝早收割,沒多久就在農墟出售,南瓜、青瓜、珍珠苦瓜、鶴藪白菜、豆角、西芹、水蔥等等農作物,都是他自家留種的作物 。當年他的爸爸種水蔥和白菜出色,可惜種子已失傳。


自家留種,不僅佔用農田面積,更花時間,「種六十日菜心,起碼要多留兩個月先有種子」,留種不划算,但在區生心目中,外購種子品質未能保證,「要種出好的農作物,品種純度好緊要,別人可以賣得好價錢,因為農作物品質好。出產的品質要有保證,一定要自己挑選品質優良的農作物留種子,所以留種對農夫好重要,即使未必十成與原種品質相同,但最少有七成。」


菜心 要心大葉細

小農不會留種太多,每次像選美般,根據該農作物應有的特質,挑選最好的來留。「例如菜心,通常以食心為主葉為次,所以要挑葉細、心大和長的品種去留 。」種子採收後,還要經過處理,每一棵也得來不易。 區生兒子早前放棄了城市工作,回到農田幫手,兩父子拍住上,一起種菜,區生手上的大包小包種子,成為家傳之寶,代代相傳。


胚胎變小芽 胚乳供營養

種子結構的不同部分,有特定的功能和用途,令細小種子,可茁壯成農作物。


一般種子包括三部分:種皮、胚胎與胚乳。種皮是為保護胚乳,當水分進入後,種子內部膨脹,胚胎便準備發育成芽;胚胎本身是未成熟的微小植物,含有根、莖、葉,當開始發芽,根、莖、葉逐漸成長。胚乳含澱粉質、蛋白質及油質,是小芽發育的營養來源。當植物根部發育完成,能在泥土中汲取水及養分,光合作用亦開始。謝天佑表示,「有些種子不可以存放過久,有些種子則可儲存數百年。當水分、溫度、陽光適合,就會牽動酵素啟動,融化澱粉,變成帶糖粉的營養,供小芽發育。」


自家留種

種子潛水 成熟表現

一般人以為,可把買來的農作物剩下的種子種植。不過,市面上出售的農作物大多是剛成熟就摘下來,種子並未成熟。冬瓜及南瓜,因為是收老瓜,裏頭的種子可留下來種植。區生教路,可在品質優良的冬瓜或南瓜採種,然後準備一盆水,把種子放在水裏,沉底的代表成熟,將這些種子曬乾儲存,讓它們進入靜止狀態,在適當的季節便可種植。


曬乾種子 雪櫃儲存

種子採收後曬乾,以防發霉,可放在雪櫃生果箱中儲存。種子放得愈久,發芽率愈低。


文、圖:李佩雯

編輯 林韻兒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