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買樓收租 籌謀退休生活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05日 06:35
2014年09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黎小姐是一名31歲的單身女士,每月收入約為4萬多元,扣除一般支出及供樓的費用,每月可儲蓄約2.5萬元。現有一已供完的收租物業及一尚在供款的自住物業,流動資金有150萬元。


假設黎小姐的退休年齡為55歲,退休年期為30年。扣除供樓費用,黎小姐每月的支出約1.2萬元,我們可以從表1中得出,如果要維持退休後的生活水平,她的退休儲備需要400多萬元,扣除退休金,尚差200多萬元。


三個計劃 均可達成目標

黎小姐在一年後將會儲夠175萬元,打算依以下其中一個方案而行:

計劃A:斷供自住樓,再儲蓄5年再買第三項物業收租;

計劃B:以現有儲蓄作首期,再買另一物業;

計劃C:賣出自住樓,再買600萬至700萬元的自住物業。


假設按揭利率2.15厘,供款期為20年,黎小姐現在的收入連兼職達4萬多元,將能通過壓力測試。而三個計劃的優缺點如表2,可見各個方案均有其優點和缺點。黎小姐應考慮自身工作的穩定性,從而作出選擇,以免出現無力償還供款的狀况。


在金管局的辣招打壓下,若然黎小組以個人名義購買額外物業,一般最高做50%按揭。當然,按揭比率也會受到買家的收入、供款方式、利率及承按物業類型、負債而有所差別。其次,已擁有住宅物業的買家,亦不能以自住為理由,以獲得更高的按揭比率。若黎小姐有家人尚未置業,並有足夠的入息證明,可考慮以家人名義置業,從而獲得更高的按揭比率,可達七成至九成。


張佩儀

美國萬利理財 控股有限公司 亞太區總裁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張佩儀 理財信箱]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