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將於今年10月後停止買債,市場流動性或會出現改變轉緊,加上多個地區的經濟數據並不理想,地緣政治風險又與日俱增,為大市增添不明朗因素。天達環球特許品牌基金基金經理羅克穎(Clyde Rossouw)認為,具競爭優勢、甚至壟斷地位的大品牌,這類企業雖然在牛市會稍為落後大市,但跌市受挫幅度則較細,可於亂市中為投資者提供較穩定的回報。
羅克穎表示,刻下最值得擔心的投資風險,市場對持續升勢的股市過分樂觀,忽略烏克蘭衝突、中國經濟放緩、阿根廷身陷債務危機等隱憂,「過去數年的升市,其實全賴美國量化寬鬆提供充裕的流動性支持,聯儲局於今年10月閂水喉(Tapering)後,股市的動力是否仍在?」他認為,流動性一旦出現轉變,勢必為市場增添不確定性及波動性。
「名牌」企業 盈利穩定回報高
要在亂市裏穩中求勝,羅克穎建議信賴「名牌」,投資於「特許品牌」(Franchise)企業,「其實我想說的特許品牌,並非是特許經營如麥當勞那類,而是指於某一行業或產品領域中,具有強勁的競爭能力、甚至是具壟斷地位的企業,它們有很強的定價能力,業務或是銷售產品非常獨特」。
除此以外,提供穩定盈利、高回報、低槓桿、強勁現金流、與大市相關系數較低等因素,也是選股要點。他以強生為例,已有127年歷史,產品銷售至全球175個國家,業務分為三大範疇,分別是醫療器材、藥物及消費產品,於過去半個世紀幾乎每年持續增加派息。
在上述選股條件下,合資格的金融股相較少,原因是業務較少有具壟斷地位,銀行更是一間也沒有入圍,但有一家金融機構卻被挑中,「穆廸是信貸評級機構,坐擁大量現金流,業務性質罕有,在多國法例規定下,任何新發行的債務都要經認可的評級機構進行評級,從而令該機構具有難以競爭的優勢」。此外,金融危機後,銀行紛紛出售資產,亦助長評級機構未來數年的生意來源。
理論上,這類大品牌防守性較強,於升市時有機會落後大市,但於跌市時可靠穩,比大市跌幅較少,以達提供長期穩定回報的目標。
領導地位利創新 成增長動力
雖然新興市場被外界視為增長基地,但天達資產管理表示,旗下環球特許品牌基金的投資項目估計實際收入來源,有逾七成來自成熟市場。羅克穎解釋,因為大品牌可透過市場的領導地位,以及推出新產品創造機會,例如微軟和雀巢,前者於商業的滲透率極高,很多企業使用其作業系統,具有壟斷地位,加上開發智能手機、雲端技術和搜尋器等,為股東帶來很好的回報。雀巢則在6年前推出Nespresso品牌,推出咖啡機及膠囊產品,成該公司盈利的新動力,上述例子正好證明大型企業增長動力絕不遜色。
騰訊估值過高 未納組合
對於新興市場的企業,羅克穎直言,一直有留意中國企業,尤其是銀聯支付系統,其業務性質及發展可媲美VISA,可惜公司未有上市,加上需要QFII額度才可進入A股市場,所以未有相關投資,只持有小量香港上市的企業。
至於已走出去的一眾科網巨擘,例如百度及騰訊(0700),他說:「我們很喜歡它們的業務模式,百度可與Google較勁,騰訊有相當好的業務,多個驅動收入的機會」。不過,他認為現時估值有點過高,所以未有納入其資產組合中。
明報記者 余美玉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