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吳志森﹕政改拉倒 民主運動浴火重生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03日 06:35
2014年09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人大常委全票通過「落3閘」的政改決議,梁振英率領一眾閣員行會成員見傳媒。梁特首像辦喜事般,全程面露笑容,向公眾解釋篩選後的一人一票,是如何的「重大進步」。站在後面的政府閣員,包括以林鄭司長為首的政改三人組,個個繃緊着面,有些更愁眉不展,臉如死灰。有些成員,如行會召集人林煥光、李國章,更戴上辦喪事的黑灰領呔,與梁振英的紅色領呔成強烈對比。這是人大常委拍板後第一幀官方照片,帶出來的政治信息,頗堪玩味。


梁特首的喜孜孜,打從心裏笑出來的模樣,不知是否真的認為自己鴻鵠將至。一個全面落閘極端保守的方案,等於為香港民主發展簽發死亡證,預視着關鍵少數的泛民會否決政改,特首選舉原地踏步,2017年,將會沿用1200人的小圈子選舉。梁振英的盤算,可能是北京阿爺會繼續無限量支持他,連任5年,十拿九穩。兩年多前的特首選舉,建制撕裂的傷口至今仍未復元,Anyone but CY仍是不少建制派決不動搖的堅持,梁特首的篤定,是否高興得太早?仍有相當多變數需要觀察。


泛民27名議員已相繼表態,鐵定否決方案,如無急轉彎的情况發生,政改原地踏步,答案已經寫在牆上,相信這是林鄭政改三人組鐵青着臉的真正原因。不少人認為,人大常委的決議,是香港民主最黑暗的一天,我卻認為,政改拉倒,香港民主運動才有機會浴火重生。


2010年立法會通過超級區議員「袋住先」方案,是慘痛的歷史教訓,他們想像出來的所謂「路徑依賴」不但沒有出現,反而令中央有藉口令立法會民主化行人止步,停滯不前。如果「落3閘」的特首選舉方案同樣地重複「袋住先」的荒謬歷史,人們可能以為,篩選後的一人一票就是正常狀態,普選就是這個模樣,香港政制,就會長期半死不活,甚至陷入萬劫不復的泥沼,永遠無法向前。


「落3閘」其實是好事

大國崛起,世界存在兩種邏輯兩種標準,一種是國際邏輯國際標準,一種是中國邏輯中國標準。經幹部篩選再一人一票,是典型的中國邏輯中國標準的選舉,選村長縣級以下的人大代表,早已行之有效,把這種中國式選舉標準搬來香港,對中央來說,早就駕輕就熟了。


如果我們接受了這種中國式選舉,套用李柱銘的說法,在爛蘋果、爛橙、爛香蕉3者中任擇其一,這種「一人一票」,香港不但降格到中國農村的水平,中央更可「大條道理」:香港已經實行了「一人一票」普選,基本法的承諾已經實現了,香港人還想怎麼樣?經中央篩完又篩才交給香港人投票選舉產生的行政長官,自以為有廣泛的代表性和認受性,更會為所欲為,比23條立法更可怕的事情,馬上噩夢成真。


從正面看,「落3閘」的政改框架其實是好事。泛民否決,政改原地踏步,已經沒有任何懸念。特首繼續由小圈子選舉產生,選舉委員會四大界別連成分比例和產生辦法也不會改變,漁農界的選委法律界多出一倍維持不變,當選的特首,全無認受性合法性可言,推動重大政策舉步維艱,更淪為國際笑話。民怨爆煲,政策停滯,亂局頻生,突顯沒有認受性的行政長官難以駕馭一個國際大都會,香港無法管治,鳳凰火浴,置諸死地而後生,或許能令香港民主運動重現契機。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