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葉健民
“編按﹕人大常委會就香港特首普選產生方法定下框架,引發社會討論。《明報》繼續邀請在社會上不同政治光譜人士及學者,撰文或口述剖析當前政治形勢下,香港的民主路何去何從。(文章小題及部分大題由編輯所擬)”
建制派的一個主流觀點,是把「落閘」的責任歸咎於佔領中環運動。就是說,假如沒有這場直接挑釁中央權威的群眾動員,就不會有今天的局面。這種講法,未免有點以偏概全。因為眼前的雙輸敗局,本質上是中港兩地多年積累下來的互相猜疑情緒的總爆發,而中央對所謂安全系數的盲目追求,更多是因為建制力量長年毫不長進,始終未能在選戰壓倒泛民所致。「佔中」極其量只是迫使中央要提前揭開底牌——只能接受「零風險」的選舉,而不是造成人大決議的關鍵原因。
此外,中央也强烈暗示有關的框架,同時適用於2017年以後的特首選舉。這種政治策略,一方面在於告訴泛民不要浪費工夫作垂死掙扎,因為即使今次能否決方案,中央日後也不會再有讓步。同時,北京也希望藉此規勸務實的港人要面對現實,接受「袋住先」的安排,以求對民主派產生一點輿論壓力。
京要零風險 因建制不長進
不過,對泛民而言,當前的急務是如何守住立場,怎樣向支持者交代,以後的事將來再算。况且,下次政改中央究竟如何出價,說到底取決於泛民到時還有多少實力,與及北京對自身情况的評估。北京這種部署,看來作用有限。
“編按﹕人大常委會就香港特首普選產生方法定下框架,引發社會討論。《明報》繼續邀請在社會上不同政治光譜人士及學者,撰文或口述剖析當前政治形勢下,香港的民主路何去何從。(文章小題及部分大題由編輯所擬)”
建制派的一個主流觀點,是把「落閘」的責任歸咎於佔領中環運動。就是說,假如沒有這場直接挑釁中央權威的群眾動員,就不會有今天的局面。這種講法,未免有點以偏概全。因為眼前的雙輸敗局,本質上是中港兩地多年積累下來的互相猜疑情緒的總爆發,而中央對所謂安全系數的盲目追求,更多是因為建制力量長年毫不長進,始終未能在選戰壓倒泛民所致。「佔中」極其量只是迫使中央要提前揭開底牌——只能接受「零風險」的選舉,而不是造成人大決議的關鍵原因。
此外,中央也强烈暗示有關的框架,同時適用於2017年以後的特首選舉。這種政治策略,一方面在於告訴泛民不要浪費工夫作垂死掙扎,因為即使今次能否決方案,中央日後也不會再有讓步。同時,北京也希望藉此規勸務實的港人要面對現實,接受「袋住先」的安排,以求對民主派產生一點輿論壓力。
京要零風險 因建制不長進
不過,對泛民而言,當前的急務是如何守住立場,怎樣向支持者交代,以後的事將來再算。况且,下次政改中央究竟如何出價,說到底取決於泛民到時還有多少實力,與及北京對自身情况的評估。北京這種部署,看來作用有限。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