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革新居屋 解決港人上車問題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02日 06:35
2014年09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早前介紹過施永青版的居屋,我現在再詳細闡述具體實行的方法。我認為推出這款真正堪稱改良版的居屋,就可取消大部分的辣招,再配合認真執行富戶政策和適當的建房量,就可以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


施永青建議:香港的永久居民可獲保證在一生人中買得一個上車級數的500呎單位。該種單位只能自住,可隨時轉售,但轉售對象永遠都只能是從未使用過這權利的香港永久居民。


我進一步建議:標準單位的官方售價定為香港住戶入息中位數的10倍。2013年香港住戶入息中位數為月入2.24萬元。全年中位數收入即為26.88萬元。售價即定為268.8萬元。標準單位定為沙田區的中層單位。個別單位售價按地點和其他特徵可高於或低於此數。


港人有權200餘萬 買500呎單位

由於有轉售對象和只能自住的限制,此等單位難以炒賣。唯一炒賣的可能,源於短期仍或會因供不應求,以致有人或等不及而願意付出高於官方價的市價。我不建議干預這類買賣,因為這類買賣仍對雙方有利。


由於有經濟能力住好一點的人多不會委屈自己住在狹小單位內,我們不需要入息審查。經濟能力高的買家會讓路給經濟能力低的人士。


由於有了售價跟香港住戶入息中位數的掛鈎,因怕樓價愈升愈有引致的購屋迫切性就會減退。願意出大大高於官方售價的價錢去買轉售單位的人,大概不多。


我進一步建議:有意在未來5年購入此類居屋的人士,必須登記並先繳5萬元的登記費。政府有了這些具体數字,覓地建樓的決心和能力都會提高。地區的阻力可望降低。


推出了這種居屋後,政府就可撤辣,起碼可先撤額外印花稅。如此,即可重新啟動換樓活動。政府賣地便可廢去限呎限量條款,市民改善居住環境的機會就可重來。香港的經濟活力亦可重見。換樓活動重新啟動,供上車小單位數量就大增,年輕人因置業難的怨氣就可減少。


政府撤辣 換樓鏈重啟減怨氣

政府或會擔心撤辣會否觸發新一輪的炒風。對此筆者並不擔心。筆者認為只要金管局管好借貸,銀行不去過分借貸,樓市供應追貼人口需要,樓市縱然有波動,都不會造成大問題,而反而是健康的。買賣樓宇的人士當然要明白市場有波動,並學會承受波動帶來的後果。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 研究中心主任

[何濼生 濼觀天下]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