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資訊爆炸年代 報網不相容?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01日 21:35
2014年09月01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傳媒,應勇於面向新的世代。新聞日日新,報紙版面與內容,不能吃老本。回顧報業的演進歷史,曾有這一節:


《今日美國報》在1982年誕生,當年報業面對一大難題是,在電視時代,還要報紙麼?那時報紙普遍仍以黑白印刷。相比之下,電視有鮮艷色彩、活動影像,追新聞比報紙要快。《今日美國報》認為以後是視覺圖像主導的世界,報紙平面設計會是要角。它以電視化的新聞處理,以回應電視的挑戰:大量彩色版面,新聞文章長度縮短了,內容變得簡單概要,版式切割模塊分明,配以不成比例大的照片及繪圖篇幅,新聞報道加入娛樂性元素,要做聲勢、搶眼球、即食。


《今日美國報》新聞電視化 顛覆傳統

這種反常規做法引起報業極大爭議。傳統文字主導大報,素以長文專長,講究新聞詳盡深入與客觀,都批評這份「快餐報」(McPaper)失諸通俗淺薄。但《今日美國報》卻在10年間攀上全美第二大報紙位置*。同業初而瞧不起,繼而爭相仿效。它改變了的不止是版面形相,而是一代人做報紙的觀念。


這股西潮東漸,在香港1990年代中,有新的中文報章面世,隨着報章電腦化趨向成熟,它們的版面更出位更沒有包袱,叫讀者耳目一新;但其實自有相承一脈。


好版面求有效傳遞不需脂粉

《明報》不抗拒圖像化,然而視圖像與文字為知識載體而已。好的版面應以功能為本,能將優質豐富的報紙內容,有效傳遞給讀者。好的設計要幫助讀者做貼身的選擇,方便讀者找到及接收所需新聞,而非用作粗陋無聊的塗脂粉,或是擺賣低格煽色腥。


資訊爆炸之世,讀者閱讀耐性愈來愈小;網絡時代到來,再一片新天。我們還要新聞報紙麼?《明報》卻是樂觀的,相信報網一體共融可行。


《明報》9月內容大革新,版面設計亦換上新裝,嘗試朝這方向努力。請各位留意,並多多支持。


*據the 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1995年《今日美國報》日均發行量居全美第二位(當年全美首位為《華爾街日報》);而據Alliance for Audited Media,2013年3月《今日美國報》日均發行160多萬紙,仍穩居全美第三位

明報美術組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