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保百年樹牆 港鐵7億搬站移池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12日 21:35
2014年07月12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港鐵西港島線整體工程至今已完成93%,港鐵為保存堅尼地城站附近3幅120年歷史樹牆,耗資7.5億元把原本位於樹牆下的車站主體東移,及以圍板設立樹牆保護區,並禁施工及途人進入,以完善保育工作。港大地理學講座教授詹志勇表示,該3幅樹牆屬於世界級景觀,是全港最長和最大規模,估計當中最大的樹有超過100年歷史,非常值得保存。


3牆26榕樹 4列古樹名木

該3幅樹牆位於科士街,最長的石牆長150多米、高3至4米,3幅牆上現有26棵榕樹,當中有4棵列入古樹名木冊。港鐵西港島線項目經理康浩文表示,堅尼地城站車站主體原定於科士街地底下,但當區居民認為樹牆是當區特色,更於05年發起請願要求港鐵將之保留,因此港鐵設計時決定把車站東移至前堅尼地城游泳池下,而游泳池則被拆卸,再在城西街海旁重置新游泳池,泳池第一期已投入服務,樹牆保育和重置泳池共花費7.5億元。


堅尼地城站東移 泳池重置

康浩文指出,現時石牆下11米深處仍然有部分路軌,加上其中一個車站出口位於科士街,車站仍然接近樹牆,因此仍有需要保育。他表示,港鐵在展開工程前,在樹牆附近按樹木大小劃定樹木保護區,防止樹木遭到傷害,以圍板分隔保護區和工地,同時有臨時支架支撐樹牆。在工程期間港鐵有監測樹牆沉降度、傾斜度、地下水位和水質等,並每月將報告交到樹木辦和康文署。港鐵亦會根據樹木情况,定期修剪樹木和滅蟲。


牆身前後劃保護區隔工地途人

樹本專家詹志勇指出,科士街樹牆「獨一無二、甚至是世界級城市生態景觀」,他指樹木要成功在石牆上生長,需要面對多個困難,例如種子要透過雀鳥糞便落在牆上、牆身有足夠水分發芽和生長等,所以石牆樹的出現十分偶然。


中式砌法成就樹牆偶然形成

他又指科士街石牆以傳統中式建法砌成,沒有使用水泥,石牆中有縫隙,讓榕樹的根有空間生長,並延展至石牆後方和石牆底部的泥土吸收水和養分,因此保護石牆樹不單要保護樹身,亦要把牆後和牆前一定範圍設為樹木保護區,禁止工程,確保泥土以及內裏的樹根不受傷害。


另外被問到港鐵西港島線的進度時,康表示該線整體工程已完成93%,但西營盤站工程進度落後,可能需要先開通堅尼地城站及香港大學站,港鐵10月會再公布工程進度,目前仍希望於今年12月通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