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指紋普普畫 後生代印記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12日 21:35
2014年07月12日 21:35
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的當代山水及油畫大師,在各大拍賣會中屢創佳績。但其實近年真正影響內地當代藝術市場及風格的,是生於七八十年代、被中國藝壇稱為「後生代」的藝術家,如孫震生、趙新建等。當中以普普藝術作媒體的畫家鄒操,創出《指紋》系列的普普藝術油畫,其作品風行海外,售價迭創新高。Art Futures Group將鄒操最近六年的作品帶到香港,讓大家欣賞到這位藝術家的指紋何價。


很多研究社會學的學者,把上個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出生的人稱為「新人類」。1970年代以後出生的中國藝術家,世界觀是比較無憂,因為那時候不僅適逢中國的改革開放,而且深受商業文化、電子網絡文化、傳媒文化與外來文化的影響,他們的生存經驗、視覺經驗、價值取向,與上一輩人截然不同。所以,這深刻改變了中國「新人類」藝術的走勢,鄒操是其中一位在這環境下孕育出來的藝術家。


指紋聯繫所見所聞

現於灣仔會展舉行個展的鄒操,2002年開始創作《指紋》系列,用的全是自己的指紋,他解釋希望從藝術中找尋自我定位,「指紋是一個特殊符號,也是人的一個identity。從2002至2012年創作出15組不同的『指紋』系列作品,我希望用自己的指紋聯繫我所看及接觸到的。譬如2004年的《消失》系列,我在找尋自我存在價值,一幅幅作品,由清楚看到我的面貌及指紋,至我完全消失只剩下指紋;2005年《成長》系列,我選擇了12個我認為具時代性的人物,用拇指紋覆蓋他們面貌的創作,因為這是屬於我的記憶」。


鄒操續道﹕「及後,我也希望用指紋作為視覺造型的元素,創作出《一指山水》系列,用一個個指紋印畫出傳統的山水畫,不用水墨,而用油彩,還用上普普藝術的多種單色變化;2006年創作出《毛澤東》系列,他是現今中國近代社會形成的初始者,此系列也受到海外畫廊垂青,2009年香港威靈頓畫廊也有購入我這畫作,但我最希望將人類文明的精粹,以當代文化手法表達出來。」


不信拍賣信畫廊

2007年,鄒操創製了《絕代佳人》系列,「少年時買外國女星的照片,一手交錢一手交相,相片經歷不同人傳閱,上面佈滿指紋,令我想到,這些劃時代人物也是被消費着,所以創下了這個系列。我最喜歡瑪麗蓮夢露、柯德莉夏萍的作品等,我也有畫香港的名星,如張國榮、梅艷芳等,我自己最喜歡的還有Angelina Jolie,這幅畫也有很多人認購。我並不太喜歡把畫拿去拍賣會,起碼暫時不會;比較喜歡用畫廊來賣畫,因為價格正常,不會被炒作。」


鄒也指出,中國當代藝術的學術地位,以及行情定價體系,在過去一直仰賴海外的收藏家來確立,在他們眼中,中國前衛藝術由於有不可取代的獨特性及符號魅力,具有迷人的特質;但今日各地的華人已經逐漸認識到中國當代藝術的魅力,進而品賞、收藏,加上愈來愈多的外國收藏家加入,也不僅只是以「中國風」的異國情調樂趣來看待它們。


■知多啲

普普先驅不是祖師爺

Pop Art,上世紀50年代初發源於英國,50年代中期鼎盛於美國。普普為Popular的縮寫,意即流行藝術、通俗藝術。普普藝術一詞最早出現於1952至1955年間,由倫敦當代藝術研究所一班青年藝術家舉行的獨立者社團討論會上首創。最知名的普普藝術家當算是美國的Andy Warhol,但其實「祖師爺」在1962年才首次舉行普普藝術的個展;普普的真正先驅者是英國的Richard William Hamilton,早於1956年已舉辦普普個展。


■鄒操Profile

作品獲國際藝術館收藏

1975年出生於遼寧省撫順市的鄒操,2004年碩士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油畫系,2008年博士畢業於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2007年開始於中央美術學院任教。其作品獲多個國際藝術館收藏,包括上海美術館、上海證大藝術館、德國沃爾特美術館、印尼余德耀美術館、余德耀基金會、平洋基金會等。鄒操於台灣、韓國、奧地利及德國舉辦過多次展覽,包括從2007年至今的十多場個展,市場價也由2007年約8.4萬人民幣一平方米的畫作,升至現在約25萬人民幣。


■鄒操「熟知與陌生」個展

日期﹕即日至7月15日

地點﹕灣仔港灣道1號會展廣場 M/F ART ONE 中庭及13號舖(免費入場)

價格﹕所有畫作約30萬至50萬港元

查詢﹕3758 7888(Art Futures Group)

文:簡一鋒

圖:黃志東

編輯﹕林韻兒

美術﹕Money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