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投資者觀望 港股陷悶局/文:江宗仁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11日 06:35
2014年07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升62點,收報23,238點,成交金額476億元。美股靠穩港股反彈,但幅度不大成交亦少,整個亞太區亦多以牛皮為主。聯儲局會議紀錄未有驚喜,美股回升,但內地外貿數據遜預期略為打擊氣氛,整體來說投資者還是缺乏方向,一來金局管接錢卻未見利好股市,成交額依然偏低,究竟周三急跌是轉勢還是純粹整固,大家亦未有明確看法,多數選擇靠邊站。葡萄牙最大銀行可能違約,執筆時外圍股市急挫,恒指夜期亦跌近200點。


聯儲局會議紀錄顯示,只要經濟維持現時復蘇勢頭,預料QE3將如期在10月份結束。當局又會利用隔夜逆回購協議及超額準備金利率,為目標利率設定上下限,會上討論已涉及具體實施細節。至於何時加息則未有線索,或局方內部亦未有共識。從債市表現來看,會議紀錄公布後,2年期債息急跌至0.454厘,為連續第3日下跌,不但上周強勁就業數字後的升幅全數消失,水平更回到6月中旬,反映市場料明年加息只有一次,並且發生在下半年或較後時間。至於中期走勢,5年期債息維持在1.6厘水平,在可見將來加息幅度依然溫和。


對於聯儲局完全無視就業市場復蘇而近乎盲目的鴿派立場,筆者覺得當局不但對通脹忍耐力高於預期,或許是主動希望通脹能快點上升。美國經濟復蘇一直停留在資產負債表層面上,坐擁物業、股票等資產的富裕階層,又或者能取得廉價貸款者便能受惠,但對於以薪酬作為主要收入的勞動人士,獲益卻相當有限,這也是美企寧回購股份也不作產能擴張,因前者可提升每股盈利,後者卻要承擔需求不足的風險。


經過3輪QE後,就業市場終見回到正軌,通脹亦在回升,當局正期望物價上升拉動企業營收增長,從而刺激加大投資力度,把復蘇帶進實體經濟中。這無疑是一場賭博,押注中了,經濟復蘇由資產價格回到企業利潤推動,押錯了,通脹失控經濟又不行,按照1970年代的經驗,屆時唯有不理經濟壓通脹了。


內地經濟增長 要靠內需

中國6月份出口升7.2%,優於5月份的7%但遜預期的10.4%,進口則升5.5%,貿易順差為316億美元。由於市場對下半年看法相當樂觀,不俗的數字公布後,投資者反而擔憂轉勢。


如上文所述,美國經濟復蘇頗為穩固,但以全球層面來看,總需求增長並非太強,故全球出口有點像零和遊戲,誰能把貨幣貶值,誰就勝利,2012至2013年日圓大幅貶值,日本出口曾大幅增長18.6%;到今年2月起人民幣有效匯率最多貶值達5%,內地出口似亦由低谷回升,但同時亦出現排擠效應,6月份南韓出口僅升2.5%,日本5月份更下跌2.7%。再說,中國早已是全球外貿最大國,去年進出口達4萬億美元,在全球經濟增長僅低至中單位數下,怎可能期望會有超快速增長?到最後,中國還是要靠投資、靠內需。


葡國最大銀行或違約 料影響短暫

葡萄牙最大上市銀行Banco Espirito Santo SA無力還債出現債務違約問題,歐洲股市受壓,恒指夜期曾跌近200點。不過,葡國違約掉期價差和債息雖升,但仍然處於低位,德法兩國信貸市場亦未受影響,加上歐洲央行在處理歐債危機時已累積豐富經驗,相信事件只有短暫影響。市場反應較大,主因是事件實屬意料之外,同時市場沽空水平太低,下跌時缺乏平倉盤支持所致。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