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環團:三跑工程用盡空氣指標「配額」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11日 06:35
2014年07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地球之友表示,機管局的三跑環評報告空氣部分顯示,東涌及沙螺灣等多個地點的氮氧化物,會因為三跑工程而升至接近標準每立方米40微克,顯示該區一帶環境承受壓力已接近「爆煲邊緣」,意味未來附近若有大型基建上馬,例如人工島,會因為空氣質素不達標導致環評報告不獲通過,呼籲政府審視大型基建的上馬優先次序,避免將來因用盡空氣質素指標「配額」而無法動工。


發展局:會再進一步評估

發展局發言人回應,本港中部水域興建人工島只屬初步的發展概念,其面積、數目、用途、選址及可行性,需要進一步研究及評估,政府目前正在進行策略研究。


減排目標較港珠澳橋環評低

該組織翻查2009年獲批的港珠澳大橋環評報告,指該份報告未有評估三跑工程的累積影響,結果顯示附近部分地區的空氣質素超標,最高達到每立方米54微克,超出空氣質素指標35%;但三跑環評報告包括了港珠澳大橋的影響,反而沒有超標。


該組織分析,兩份環評報告採用的減排目標不相同,才會出現不同結果,質疑三跑環評報告的假設較樂觀,致超標變達標,要求機管局交代推算過程。


周月翔又指出,日後若有大型基建上馬,項目倡議人若以不同假設評估對空氣質素影響,務求令推算結果達標,情况有如不斷搬龍門,會令空氣質素指標名存實亡。


機管局:已納入考慮重新評估

機管局解釋,港珠澳大橋的估算與三跑道系統的環評有出入,因為港珠澳大橋的環評進行及獲批時,是基於早年的兩地空氣污染物減排目標,但因應有關協議進展及更新,機管局已將2012年底把兩地政府為珠三角地區訂定直至2020年的新空氣污染物減排目標和範圍,納入評估之內。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