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銀行(3988)的「優匯通」業務,被內地央視踢爆涉嫌替客戶洗黑錢後,有報道指該行已即時暫停優匯通服務。不過,本報記者昨扮客戶致電多間中行內地分行查詢,其中中山支行表示,可與優匯通團隊面議。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昨日表示,要花時間了解事情才能夠評論。中信銀行(0998)總行國際金融市場部劉維明及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偉則指,央視在節目內引述他們的說法,有移花接木及斷章取義之嫌。
面對《南方都市報》報道所指,已經從中行深圳分行及廣東省分行多名員工證實,內部已經暫停「優匯通」業務,並且指本周三中午外管局和反洗錢司已經進駐中行進行監察的說法,中行昨日回應《路透社》時表明,「優匯通」業務不違規、不違法,因此不會叫停有關業務。《路透社》亦引述外管局指,人民幣跨境業務由人行貨幣政策二司主管,若要說外管局入駐中行,肯定是假消息。
中山支行稱仍可與團隊磋商
本報記者昨日扮計劃移民的顧客,致電廣東數個城市的中國銀行分行和支行,查詢「優匯通」詳情。其中廣州和深圳市分行的熱線電話均無人接聽,而珠海分行就強調一直都沒有做過「優匯通」業務,只提供每人每年5萬美元額度的境外匯款服務,而惠州分行更反問記者「優匯通是幹什麽的?完全沒聽說」。
不過記者又致電中山支行查詢「優匯通」的優惠政策,職員則表示如果要辦理「優匯通」,客戶要親自到支行,因為辦理該業務所需要的材料「很複雜」,「公司有專門負責優匯通的團隊可以具體介紹」。另外,廣州某支行的職員雖然亦稱沒有聽過可以做優匯通業務,但「如果要辦理境外業務,可以到支行面談」。
市場昨日亦流傳,內地要求全網查刪有關中行「優匯通」的所有稿件及信息,不過觀乎昨日內地的媒體報道,仍然有大量跟進「優匯通」事件的報道。
自央視的節目播出後,曾經在節目接受採訪的平安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鍾偉,指他在節目中所談的內容被「斷章取義」,中信銀行國際金融市場專家劉維時亦發出聲明稱,他在一個月前接受記者就人民幣匯率改革及跨境流動資金問題的採訪及所提觀點,被移花接木到節目內容,侵害了他本人的權利,亦對相關金融機構造成傷害。
明報記者 陳偉燊 魏嘉儀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