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北京發表一國兩制白皮書、近80萬人參與民間電子公投、51萬人參加七一大遊行、511名示威者「預演佔中」被拘捕;短短幾個星期之內,香港政局已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到了今天,即使是最積極樂觀的人,也不可能再對政改抱有希望。反而最令人憂心的,是隨着政改之爭白熱化,香港社會正急速兩極化,「兩個香港」的二元對立局面已經形成。
「保守香港」vs.「進步香港」
「兩個香港」是指社會正形成兩個對政制問題看法對立的群體:「保守香港」是社會多數,他們對政改立場保守務實、妥協性較強及重視社會穩定,在政治行動上亦較為沉默被動;「進步香港」尚未成為社會主流,但近年急速擴張下已足以發揮「群聚效應」(Critical mass),他們堅定支持民主運動、絕不輕言妥協及決志爭取真普選,較積極地參與政治行動及表態。
「兩個香港」的二元對立局面,其實在近年多個民意調查中已見端倪(附表):例如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追蹤民調顯示,五成多的巿民反對以「佔領中環」的方法爭取普選,但同時亦有約兩至三成民眾持續表示支持「佔領中環」;《明報》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另一個民調,亦顯示57%巿民接受排拒民主派的普選方案,但亦有28%巿民表示反對,寧願政制原地踏步;「政改民意關注組」上月委託嶺大進行的民調同樣顯示,54%巿民表示即使提名程序不滿意,2017 年都可以先實行一人一票普選,但也有35.2%巿民持相反意見。「保守香港」及「進步香港」意見嚴重對立,中間折衷的民意地帶幾乎被完全擠掉。
政改需要最廣泛的社會認受性
隨着過去幾星期政爭白熱化,在建制派及民主派各自強力動員下,潛藏已久的「兩個香港」對立格局,已被燃點起來迅速蔓延:「保守香港」高呼社會秩序、批評「預演佔中」、反對議會拉布;「進步香港」則聲援公民抗命、同情佔中參加者、認可議會抗爭。未來數月,人大決定政改框架、政府發表正式方案、第二次民間電子公投、「全面佔中」等事件陸續發生,政制矛盾進一步被激化,必然會令「兩個香港」全面分裂,將整個社會硬生生撕開兩半。
過去一段時間,建制派一直鼓吹「普選食住先」的論述(即落實一人一票普選特首已是重大進步,即使提名程序未如理想亦應接受),其實就是在動員「保守香港」的力量,去試圖遏制「進步香港」。
這種政治操作其實相當危險,因為「保守香港」雖然是社會多數,但政改並非一般性的公共政策,而是涉及整個社會的基本憲制秩序,必須要建立最廣泛的社會認受性才能順利運作,根本不可能單靠五成民意來勉強支撐——一個假普選方案儘管可能獲得「保守香港」支持,卻絕無可能得到「進步香港」的認可,那麼這個方案即使僥倖通過了立法會,也不過是將整個普選制度建築在浮沙之上,「進步香港」必將轉化成為持續的反建制運動,香港社會只會陷於長期的政治內戰。
但在當前的政治形勢下,還有可能跨越「兩個香港」的政治鴻溝,爭取通過一個具備廣泛社會認受性的普選方案嗎?
網址:http://www.facebook.com/synergynet.hk
作者是新力量網絡副主席、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助理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
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