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亞洲外儲 歷史新高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10日 06:35
2014年07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亞洲多國央行6月買入美元和其他貨幣的速度是2011年以來最快,令亞洲外匯儲備總額增至7.47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此舉某程度是為了抵禦環球熱錢進出帶來的影響。


最新數據顯示,香港、新加坡、韓國和台灣6月的外匯儲備均創新高,日本外匯儲備也增至1.28萬億美元。花旗預測,中國即將公布的外匯儲備總額將達破紀錄的3.99萬億美元。


亞洲主要出口國一直購買美元壓低本幣匯率,以維持競爭力。不過亞洲多國央行近年日益將外匯儲備作為緩衝資金大量流入的工具,這些熱錢主要來自環球主要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


總額增至7.47萬億美元

匯控的亞洲經濟研究聯席負責人諾伊曼(Frederic Neumann)稱,亞洲央行並不樂於購買外匯儲備,而是不得不這樣做,背後源於聯儲局的寬鬆政策。為使經濟恢復增長,聯儲局今年向美國經濟注入近3530億美元資金,與此同時投資者將1500億美元資金投資新興市場。


根據央行數據和摩通估計,全球去年所增加的外匯儲備中,亞洲佔70%以上。儘管亞洲央行購買外匯,但區內多數貨幣仍在升值,顯示主要央行的寬鬆措施對金融市場影響巨大。過去半年,韓圜和印尼盾兌美元的升幅都在4%以上,令區內出口受壓。


更令人憂慮的是,聯儲局逐步退市之際,資本將改為流出亞洲。亞洲多國央行囤積儲備的最大理由之一,是擔心資金潮很快退去。摩通指出,去年夏天資本大量流出新興市場,表明僅擁有龐大外匯儲備仍然不夠。當時印尼和土耳其拋售外匯儲備,反而加深市場的憂慮。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