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德國、法國及韓國近日相繼獲中國批出RQFII(人民幣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再度受威脅。不過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張灼華卻認為,數據證明香港仍然是最多RQFII額度的地區,且人民幣業務人才都集中在香港,優勢仍然明顯。
張灼華指出,儘管中國現時批出的RQFII總額度已達7400億元人民幣(包括台灣尚未獲正式批出的1000億元額度),但香港仍以大比例2700億元人民幣居首。另一方面,香港亦對這批額度做到物盡其用,現時已使用2451億元人民幣(見表),幾近用罄。相反,倫敦及新加坡去年先後獲批800億元人民幣及500億元人民幣配額,現時只分別用了30億元人民幣及22億元人民幣。「人民幣業務的人才多集中在香港,香港的人民幣產品最多、最完善,其他地方暫未能取代香港。」
港已用逾九成額度
除人民幣業務外,市場亦擔心基金互認會拓展至香港以外地區,影響香港獨特地位。但張灼華指出,基金互認與批出RQFII額度不同,需要兩地監管機構進行高層次的互動,並建立融洽的合作基礎,「這不是隨便選擇一個市場便能開展合作。」
不過,中港兩地自2012年底商談基金互認,至今仍未正式推出,張灼華坦言「兩地監管機構都很心急」,並重申兩地已落實合作的六大原則,目前正商討具體操作細節。
儘管基金互認一直「只聞樓梯響」,不少基金仍選擇在香港註冊以備戰。證監會資料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香港註冊基金數目按年增加逾五成(見表)至469個,管理的資產總值更按年增74%至976億美元。全港的基金管理業務合計資產,則在去年底達16萬億元,按年增27%。
另一項重大改變是持有資產管理牌照(9號牌)的機構數目,首次超越持有證券交易牌照(1號牌)的機構數目,截至5月底,有978家機構持有9號牌,而持有1號牌的則有969家。張灼華指出,這亦反映香港正逐步成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
張灼華指出,儘管中國現時批出的RQFII總額度已達7400億元人民幣(包括台灣尚未獲正式批出的1000億元額度),但香港仍以大比例2700億元人民幣居首。另一方面,香港亦對這批額度做到物盡其用,現時已使用2451億元人民幣(見表),幾近用罄。相反,倫敦及新加坡去年先後獲批800億元人民幣及500億元人民幣配額,現時只分別用了30億元人民幣及22億元人民幣。「人民幣業務的人才多集中在香港,香港的人民幣產品最多、最完善,其他地方暫未能取代香港。」
港已用逾九成額度
除人民幣業務外,市場亦擔心基金互認會拓展至香港以外地區,影響香港獨特地位。但張灼華指出,基金互認與批出RQFII額度不同,需要兩地監管機構進行高層次的互動,並建立融洽的合作基礎,「這不是隨便選擇一個市場便能開展合作。」
不過,中港兩地自2012年底商談基金互認,至今仍未正式推出,張灼華坦言「兩地監管機構都很心急」,並重申兩地已落實合作的六大原則,目前正商討具體操作細節。
儘管基金互認一直「只聞樓梯響」,不少基金仍選擇在香港註冊以備戰。證監會資料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香港註冊基金數目按年增加逾五成(見表)至469個,管理的資產總值更按年增74%至976億美元。全港的基金管理業務合計資產,則在去年底達16萬億元,按年增27%。
另一項重大改變是持有資產管理牌照(9號牌)的機構數目,首次超越持有證券交易牌照(1號牌)的機構數目,截至5月底,有978家機構持有9號牌,而持有1號牌的則有969家。張灼華指出,這亦反映香港正逐步成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