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周永新:放寬居港規定惹爭議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09日 06:35
2014年07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平機會倡議立法保障新移民免受歧視,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分析,不擔心條例會影響其他公共政策,但稱政府若因條例要放寬居港年期規定,例如即將討論的退休保障制度,會有人質疑內地人會湧入本港,領取相關的公共退休金,這或會引發更大政治爭議。


指修例未必改市民心態

周永新說,條例應小心界定何謂「歧視」,例如「有人不回應以普通話問路的旅客,是否故意」等,他認為條例即使修訂,不等於可改變市民心態,反而令部分人認為條例具針對性,或激化矛盾。


平機會昨引述港大一項社會和諧調查,訪問1000名內地來港不足10年新移民,四分之一受訪者稱曾因移民身分受歧視,新移民在融入本地生活遇上不少困難。


來港約3年的新移民、單親媽媽戴女士說,不少僱主知悉她是新移民後,擔心她說不好廣東話拒絕聘用,她求職10多次才找到首份清潔工工作,希望平機會的建議可助新移民減少職場不合理歧視。


新移民:有僱主指廣東話不好

戴女士說,來港後一直希望自力更生,即使她懂得裁剪衣服及西裝等技能,亦不介意由低做起,但每次求職都被拒絕,主因是僱主得悉她是新移民後,擔心她廣東話說不好,至今終找到清潔校園課室的工作。她說,工作初期,常面對同事閒言閒語,感到新移民難以融入社會及求職。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稱,新移民受港人歧視的問題嚴重,認為政府應帶頭立法而非諮詢公眾。


「香港本土」成員兼立法會議員范國威則認為,世上任何國家或城市在制訂政策時,都有優次緩急以保障本地居民,認為如「買家印花稅」及「港人港地」等政策,不應屬觸犯歧視條例。他說,擔心平機會建議合併4條歧視條例,或令具體執法混淆,易令人誤墮法網。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