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滬港通快將開通,吸引「過江龍」來港搶生意。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下稱新交所)昨天公布,在香港已取得自動交易服務(ATS)授權,並且已經獲香港6家證券經紀公司加盟成為會員,打正旗號吸本港投資者開倉,參與當地成交活躍的A股指數期貨。反觀港交所近年推出跟A股相關的指數期貨產品,成交僅及新交所A股期指的千分之一,有業界人士估計,若A股表現回勇,新交所將在港搶到不少生意。
據港交所及新交所的統計資料顯示,新交所的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6月成交達229.5萬張合約,全年成交多達2442萬張,日均成交近10萬張。相反港交所推出安碩A50 ETF期貨、大中華交易服務中國120指數期貨兩項A股期貨產品,每月成交僅2000多張(見圖)。中華120指數期貨成交更每月遞減,日均成交降至逾100張。
已獲證監發出自動交易授權
據熟悉港交所的消息人士說,早年港交所想推出跟內地市場有關的衍生工具,到證監會審批時,都會被勸退,估計是中央不想香港推出這些產品。經典例子是2007年港交所想推人民幣期貨,結果擱置。港交所遲遲沒推A股期指,令新交所有機搶頭啖湯,並做起規模來。
星A股期指 成交千倍於港
根據香港證監會紀錄,新交所衍生商品公司是自去年9月起獲證監會ATS授權,據本港公司註冊處紀錄,該公司股本連儲備金約1.238億元。該所過去五年獲得大中華區15家證券經紀加盟,當中有6家來自香港,包括廣發、南華、華富等期貨行。同時新交所亦在港交所的數據中心,設立流動性管理中心成為接入點,並獲群益、金英期貨等五家行接入。新交所銷售與客戶部主任周仕達稱,投資者日後想買賣A50期指,將毋須駁線路到新加坡,省下經營成本及易於擴張,在成交增多時亦可以減低延時效應。他們租用港交所的數據中心涉及的使費,則與其他商業客戶無異。
因應滬港通將推出,周仕達稱,以新交所經營亞洲最大離岸衍生工具交易市場來看,若滬港通能夠引發更大市場流通量,他們的經驗可以配合,對滬港通發展感到興奮。
券商:新產品視乎A股表現
AMTD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認為,新交所是次來港拓展業務掌握中港互聯互通契機,有助吸引內地客參與買賣旗下產品。雖然A股ETF在香港市場表現活躍,但是他難估計,新交所的A股指數期貨產品在港推出是否多人捧場。耀才證券董事及市務總監郭思治則稱,新交所的A股期貨產品最重要還是要看A股市場表現,若有莊家開價,又有相當成交,相信會逐步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
明報記者 陳偉燊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