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數據時代 帶來無限可能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09日 06:35
2014年07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我在處理一宗與科技有點關係的官司,當事人是一名數學教授。由於我曾經讀過統計和經濟模型學,與他有較闊的共同語言,他幾次興致勃勃的向我解釋了當今科技發展的各種趨勢。其中令我感到興趣的是在「大數據時代」帶來的種種可能性。


畢竟我已經二十年沒有接觸數學,很多時候跟不上教授的解釋。於是他叫我拿出手機,當場下載了一個名為CamFind的免費應用程式,然後他順手執起太太的一支潤膚膏,用手機拍了潤膚膏的照片,程式竟然可以做到以下幾件事:第一,辨認出潤膚膏的牌子、產品名稱;第二,在互聯網上找到產品的介紹和評述;第三:提供價格和購買的方法。


潤膚膏上印有牌子及產品名稱,起碼「有字可尋」。更厲害的是,我拍鞋、背包、玩具的照,程式竟然認出符號、形象及圖畫,再綜合資料辨認出該物件是球鞋、背包或是公仔,更進而確認牌子、品種、大小等。


滲透生活 無孔不入

數學教授解釋:這只是大數據科技可以做到的一點皮毛,原理也很簡單。程式的背後是一組速度極高的電腦,整天就是不停地游走互聯網、分析上面的文字和圖像,然後記住字與字、字與圖、圖與圖之間的關連。到你拍照,程式會做一些基本的拆解,例如物件的輪廓、顏色、任何標誌等,然後電腦與龐大的數據做出比較,通過為數極多的比較結果,便可以歸納出一些結論,例如物件的性質、大小、牌子、名稱等。然後再找出有關的推銷信息,諸如相關說明、價格、銷售地點等,從而向你做出重點宣傳。


所謂的大數據時代其實只是標誌着兩件事:首先,科技在我們的生活已經是無孔不入,而且每一件工具、每一個網站都不停地收集極大量的數據,於是有了分析的原材料。然後加上近年電腦的速度、記憶容量、成本效益,造就了普通的機構都可以做極大量分析的工作,於是原材料變得有用了。


購物網可按顧客興趣推銷

如果你曾經在網上購物(我自己較常是在網上訂購書籍),你一定留意過,網站會因為你買了什麽物件而向你推銷其他產品。網站的邏輯很簡單:百分之多少的顧客買了這產品,還買過什麽其他產品,於是你應該對那些產品也會有興趣。同一個邏輯,通過極高的分析能力、應用在極大量的數據上,可想而知能產生什麽樣的可能性。


寫到這裏,突然想到一個負面的可能性。香港科幻小說鼻祖倪匡筆下的衛斯理就曾經碰過這樣的一個案子:某組織要謀殺一批頂尖的社會精英分子,於是派人跟蹤他們每天的作息,然後向他們展示資料。這些自以為出類拔萃的人會猛然發覺,他們看來不平凡的生命,其實與最簡單的生物基本上沒有分別,都是按着某個模式重重複複,如是他們變得消沉,最後自殺。


大數據時代會為我們帶來什麽呢?

法律界人士

[李律仁 法律金融]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