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南韓的民主化,大學生擔當了一個十分關鍵的角色,是社會的良知和時代的先驅者。在今日的香港,我們看見類似的情况,年輕人和大學生為了爭取民主和公義走上了最前線。為了感謝他們的勇氣,在此為大家分享一個有關南韓大學生和民主化的小故事。
由於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筆者近年曾多次到訪南韓的第一學府「首爾國立大學」。對這所大學的一個主要印象是,它的位置偏遠,交通也不方便。
從大學的校大門步行往最近的地鐵站,急步下也要花上差不多20分鐘。即使你能趕上地鐵,大學所處的冠岳區和巿中心的主要商業和購物區,例如港人所熟悉的明洞,也有相當的距離。在繁忙時間下,由大學的地鐵站出發前往這些熱門地標,要花上一個小時或更多的時間,絕非一件奇事。
起初,我以為首爾國立大學的偏僻和不方便,純粹是因為學術形象或經濟的原因。國際上,有不少的大學均喜歡獨處於一角,遠離繁世,以突顯其「象牙塔」的獨立自主和不食人間煙火的形象。亦有不少的大學,為了尋求較大的空間和土地發展,而要離開鬧市,走到地價較低的地區建立校園。
但是,當我有機會和首爾國立大學的老一輩及臨近退休的教授交流的時候,他們告訴了我以下的故事,真相才大白,我也恍然大悟。
南韓首爾國立大學的原址正正是在市中心的鐘路區,與政府的總部只是近在咫尺,現在的校園是在1975年才建立,而大學當時是「被遷入」的,背後是一個政治決定,目標就是要減低大學生和大學教授的政治影響力,及大學生示威對極權的軍政府所帶來的衝擊。
在南韓的民主化過程中,大學生一直擔當着十分重要的領導角色。在歷史上,首爾國立大學的大學生亦多次站於民主運動的最前線,在抗爭最激烈的時期,甚至有軍隊進駐校園,有學生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來顯示爭取民主的決心,向極權政府的當權者說「不」!
而首爾國立大學雖然被逐出市中心,南韓的「中環」,但這沒有打擊南韓大學生爭取民主的勇氣,歷史證明,最終的勝利,也是屬於學生,屬於人民,而不是屬於擁有槍、炮及坦克車的軍政府。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香港民主發展網絡成員
由於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筆者近年曾多次到訪南韓的第一學府「首爾國立大學」。對這所大學的一個主要印象是,它的位置偏遠,交通也不方便。
從大學的校大門步行往最近的地鐵站,急步下也要花上差不多20分鐘。即使你能趕上地鐵,大學所處的冠岳區和巿中心的主要商業和購物區,例如港人所熟悉的明洞,也有相當的距離。在繁忙時間下,由大學的地鐵站出發前往這些熱門地標,要花上一個小時或更多的時間,絕非一件奇事。
起初,我以為首爾國立大學的偏僻和不方便,純粹是因為學術形象或經濟的原因。國際上,有不少的大學均喜歡獨處於一角,遠離繁世,以突顯其「象牙塔」的獨立自主和不食人間煙火的形象。亦有不少的大學,為了尋求較大的空間和土地發展,而要離開鬧市,走到地價較低的地區建立校園。
但是,當我有機會和首爾國立大學的老一輩及臨近退休的教授交流的時候,他們告訴了我以下的故事,真相才大白,我也恍然大悟。
南韓首爾國立大學的原址正正是在市中心的鐘路區,與政府的總部只是近在咫尺,現在的校園是在1975年才建立,而大學當時是「被遷入」的,背後是一個政治決定,目標就是要減低大學生和大學教授的政治影響力,及大學生示威對極權的軍政府所帶來的衝擊。
在南韓的民主化過程中,大學生一直擔當着十分重要的領導角色。在歷史上,首爾國立大學的大學生亦多次站於民主運動的最前線,在抗爭最激烈的時期,甚至有軍隊進駐校園,有學生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來顯示爭取民主的決心,向極權政府的當權者說「不」!
而首爾國立大學雖然被逐出市中心,南韓的「中環」,但這沒有打擊南韓大學生爭取民主的勇氣,歷史證明,最終的勝利,也是屬於學生,屬於人民,而不是屬於擁有槍、炮及坦克車的軍政府。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香港民主發展網絡成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