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國放水救市 復蘇勝歐洲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07日 06:35
2014年07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美國公布了最新的失業率。6月的失業率已跌至6.1%,新增職位達28.8萬。歐洲方面,歐元區18個國家的失業率則仍高達11.6%。此數字比2010年初的約10%高。


筆者一直指出,歐元區的財政緊縮政策為禍歐洲各國,其中又以希臘、意大利、西班牙尤甚。筆者當年作出此分析時,備受批評。有人說,歐洲人比美國有財政紀律和有責任感。有人直指美國的多項救市行動平添了不少國債。他們說美國的危機本來就是因過分借貸而起。是以不能以增加借貸去解決。


事實擺在眼前:美國經濟比歐元區好得多。美國經濟在多方面已較金融海嘯前有進步:最重要的是美國商界和住戶都重整了債務結構,槓桿比率比前健康。


希臘厲行節約 打擊消費

原來,當時美國聯邦政府增加債務打救私營部門,自己的債務縱然增加了,私營部門的債務卻紓緩了。當時打救私營部門迫在眉睫,若不救,足以產生極具破壞性的連鎖反應;相反,公營部門債務卻可以長期逐步清還。而且經濟增長有賴私營部門的消費和投資,打救私營部門的舉措包括:為自置物業業主重整按揭債務、為面臨財政壓力的企業注資等。美國也不是胡亂舉債胡亂花錢。而只是在不太打擊私營部門的財政下才收緊財政。大家看看希臘是怎樣厲行節約的,就知道為什麼希臘無法回復經濟增長。


希臘政府大幅度裁員減薪,結果造成消費力和投資意欲疲弱。時至今天失業率仍高達26%。青少年失業率更達57.7%(3月)。同樣被迫厲行節約以便取得所謂援助的西班牙經濟近期有好轉,但整體失業率亦高達25.1%,青少年失業率則仍見54%。


為什麼說「所謂援助呢」?原來給希臘西班牙等國的援助其實都是用來還債。所謂援助對受援者沒有任何實益,而是避免債主因債務違約蒙受巨大損失而已。


經濟有增長 負債自然減

可見,要分析債務引發的經濟危機有多嚴重,整體債務的大小不如債務的結構和誰要肩負償還債務那麼重要。從宏觀角度看,任何債務都有債權人和債務人。全世界總債務巨大,但淨負債卻是零。


對一個國家而言,只要外債不大,內債總會互相抵消,這正是為何日本國債雖遠超GDP的兩倍,仍未見有重大的經濟危機。美國雖沒有積極減債,由於經濟增長不俗,今天聯邦政府的負債已跌至GDP的3%以下。這清楚說明保增長的重要。


嶺南大學 公共政策 研究中心主任

[何濼生 濼觀天下]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