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針對本港日趨激烈的政治爭拗,中央財金官員日前開腔,表示香港要珍惜其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內地是希望香港珍惜一國兩制的優勢,香港若失去中國大陸這塊「腹地」(hinterland),其競爭力將大減。他更強調,一旦經濟問題政治化,他關注會否動搖中港的互信基礎,從而影響兩地金融政策合作。
諸如佔中投票等政治議題,在近日七一遊行後進入白熱化階段,內地財金官員相繼高調表示關注。財政部金融司長孫曉霞日前指出,香港不是唯一的離岸人民幣市場,港府雖有中央支持,亦要提供穩定的金融環境。人行國際司副司長朱雋更指出,若佔中失控,不知道未推出的金融政策會否受阻。
港優勢需中央配合
陳家強認為,內地官員是關注香港在面對熾熱的政治議題時,如何珍惜一國兩制所帶來的金融優勢,「大家要思考的不是操作上的問題,反而是如何加強兩地的互信基礎」。陳家強指出,過往中港兩地許多金融政策合作,例如H股上市、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甚至是近日推出的「滬港通」等,都建基於兩地的互信基礎,「現階段我未敢說,香港的政治化環境影響兩地合作的互信基礎,但我們必須要深思,如何在這個環境下繼續與內地加強互信關係」。
他強調,每一個經濟體都有自己的「腹地」,例如新加坡主打的是東南亞市場,倫敦靠攏的是歐盟,香港則是背靠中國大陸市場。「香港難以跟新加坡爭印尼的生意,同樣地,新加坡若要跟我們爭中國市場,亦不容易。」他指出,經濟合作永遠是互相依賴,香港的情况較特殊,在一國兩制下可以做到許多上海及新加坡做不到的事。然而,香港縱有優勢,也要與中央配合才能一展所長。他指出,「如果失去了中國開放的機遇,香港憑什麼跟人鬥?」
關注佔中會否影響市場信心
對於佔中,他強調不同的政府部門都有不同的部署,但金融官員尤其緊張,關注佔中牽連出來的抗爭會否持久、對抗性會否很高。
他指出,金融交易屬於技術層面,這方面倒是容易處理。「當然,若佔中令中環陷入癱瘓,即使技術上仍能處理交易,沒有人能上班,這一樣是問題。」然而,陳家強認為,更大的問題在於市場的信心會否因此受到影響。「現階段我很難評估佔中會對金融有多大影響,但若果行動持久並且激烈,要關注會否影響投資者對香港金融市場的信心。」
明報記者 廖毅然、毛婷婷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