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伊拉克極端組織ISIS宣布建立伊斯蘭國,明言挑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在中東制訂的疆界。在一戰百周年之際, 《賽克斯 — 皮科協定》(下文簡稱《協定》)這歷史名詞再進入主流西方傳媒視野,也可謂應景。
一戰暗締協定劃地
歐洲大眾文化中,一戰的中東總是帶點浪漫色彩。翻看歷史照片,我們看到勇武的阿拉伯戰士騎着駱駝揮軍大馬士革,還有穿阿拉伯服飾的英國軍官勞倫斯(T.E. Lawrence)。阿拉伯人在英國支持下起義抗鄂圖曼統治的歷史,經過英國導演大衛連經典電影《沙漠梟雄》搬上銀幕後更深入民心。另一名在塑造現代中東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英國女探險家Gertrude Bell,近年亦引起注意,其事蹟更將搬上銀幕。
但一戰前後的中東其實毫不浪漫。法國與英國在一戰尾聲的1916年秘密締結《協定》,瓜分鄂圖曼的中東領土,將現今的敘利亞及黎巴嫩劃歸法國,伊拉克、約旦及巴勒斯坦則歸英。《協定》簽訂後,英法在中東的激烈鬥爭才告開始。
拒相助反互拖後腿
英國記者James Barr 2011年出版A Line in the Sand一書,根據兩國新解密文件,以生動筆觸詳述兩國1914至1948年間如何在中東鬥個你死我活。英法雖然在兩次大戰是盟友,但兩國一直是世仇。《協定》在1918年曝光後,兩國不得不承諾促使管治下的阿拉伯民族最終自立。吊詭的是,「民族自決」此美名亦成為兩國暗戰打擊對方的武器。
英法分別面對阿拉伯人反抗,兩國拒絕向對方施援亦令局面愈難控制。當以約旦為根據地的組織潛入敘利亞襲擊時,英國袖手旁觀;同樣地,當以敘利亞為根據地的組織潛入巴勒斯坦發動襲擊時,法國亦拒絕協助。英國一直在敘利亞挖法國牆腳,二戰爆發後,趁着法國自身難保,英國更明目張膽支持阿拉伯民族主義者的「大敘利亞計劃」。1945年敘利亞爆發動亂,英國阻止法國平亂,後來更迫使敘利亞及黎巴嫩公投獨立。法國自然懷恨在心,戴高樂承認無法跟英國為敵,但坦言英國侮辱了法國,法國「絕不忘記」。法國如何以牙還牙?那就是支持甚至武裝猶太恐怖組織。在恐怖襲擊浪潮下,英國最終在1948年撤出巴勒斯坦。以色列立國,又再燃起中東另一火頭。
爭執激化中東衝突
西方究竟要為中東亂局負上多大責任,論者一直爭論不休。ISIS的出現再重燃爭議。《金融時報》外國新聞主編Roula Khalaf上周撰文反駁,把中東亂局單純歸咎於西方殖民主義並不公平,一些教派衝突早在鄂圖曼統治時代已有云云。無可否認,中東歷史錯綜複雜,難以指出罪魁禍首。但英法的中東角逐史卻叫人看到西方如何激化衝突: 英國為打擊法國,鼓勵阿拉伯民族主義;法國為報復,協助猶太復國組織。兩國的選擇都激化了中東的衝突。
林康琪
一戰暗締協定劃地
歐洲大眾文化中,一戰的中東總是帶點浪漫色彩。翻看歷史照片,我們看到勇武的阿拉伯戰士騎着駱駝揮軍大馬士革,還有穿阿拉伯服飾的英國軍官勞倫斯(T.E. Lawrence)。阿拉伯人在英國支持下起義抗鄂圖曼統治的歷史,經過英國導演大衛連經典電影《沙漠梟雄》搬上銀幕後更深入民心。另一名在塑造現代中東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英國女探險家Gertrude Bell,近年亦引起注意,其事蹟更將搬上銀幕。
但一戰前後的中東其實毫不浪漫。法國與英國在一戰尾聲的1916年秘密締結《協定》,瓜分鄂圖曼的中東領土,將現今的敘利亞及黎巴嫩劃歸法國,伊拉克、約旦及巴勒斯坦則歸英。《協定》簽訂後,英法在中東的激烈鬥爭才告開始。
拒相助反互拖後腿
英國記者James Barr 2011年出版A Line in the Sand一書,根據兩國新解密文件,以生動筆觸詳述兩國1914至1948年間如何在中東鬥個你死我活。英法雖然在兩次大戰是盟友,但兩國一直是世仇。《協定》在1918年曝光後,兩國不得不承諾促使管治下的阿拉伯民族最終自立。吊詭的是,「民族自決」此美名亦成為兩國暗戰打擊對方的武器。
英法分別面對阿拉伯人反抗,兩國拒絕向對方施援亦令局面愈難控制。當以約旦為根據地的組織潛入敘利亞襲擊時,英國袖手旁觀;同樣地,當以敘利亞為根據地的組織潛入巴勒斯坦發動襲擊時,法國亦拒絕協助。英國一直在敘利亞挖法國牆腳,二戰爆發後,趁着法國自身難保,英國更明目張膽支持阿拉伯民族主義者的「大敘利亞計劃」。1945年敘利亞爆發動亂,英國阻止法國平亂,後來更迫使敘利亞及黎巴嫩公投獨立。法國自然懷恨在心,戴高樂承認無法跟英國為敵,但坦言英國侮辱了法國,法國「絕不忘記」。法國如何以牙還牙?那就是支持甚至武裝猶太恐怖組織。在恐怖襲擊浪潮下,英國最終在1948年撤出巴勒斯坦。以色列立國,又再燃起中東另一火頭。
爭執激化中東衝突
西方究竟要為中東亂局負上多大責任,論者一直爭論不休。ISIS的出現再重燃爭議。《金融時報》外國新聞主編Roula Khalaf上周撰文反駁,把中東亂局單純歸咎於西方殖民主義並不公平,一些教派衝突早在鄂圖曼統治時代已有云云。無可否認,中東歷史錯綜複雜,難以指出罪魁禍首。但英法的中東角逐史卻叫人看到西方如何激化衝突: 英國為打擊法國,鼓勵阿拉伯民族主義;法國為報復,協助猶太復國組織。兩國的選擇都激化了中東的衝突。
林康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