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手術線包列明限期 兩度檢測「走漏眼」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06日 06:35
2014年07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過期手術用品隨時危及病人性命,無論包裝及檢查程序都有雙重保險。據心臟專科醫生稱,每包手術縫合線的包裝都印上有效期,每個盛載獨立包裝手術線的盒子,另再印有效期。至於伊利沙白醫院使用手術線前,最少兩度檢查日期,首先是每星期有護士檢查手術室的過期用品,每次手術前再由護士檢查期限。


每周當值護士盤點

雙重保險下,伊利沙伯醫院發生錯用過期手術線長達半年,該院院長盧志遠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現時仍要了解出錯原因。他說,手術室每周有一名當值護士,負責盤點手術線、藥物等手術用品,核對是否過期。每次做手術時,也有護士再檢查包裝上的資料及期限,並拆包將手術線以手術鉗傳予負責手術的醫生,確保無誤及衛生。


今次事故發生去年7月至12月,出錯時間長達半年。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認為這是「集體錯誤」,因每包手術線的包裝都印有相關有效日期,一般每次手術前,應有至少有兩名或以上人員核對期限才可使用,今次事故是不能接受的嚴重疏忽。


專科醫生:存放得宜未必有大礙

黃品立稱,伊院今次使用的「聚酯不可吸收縫合線」,若用以縫合內臟則不會拆走,永遠留在體內,以完全穩定傷口及手術位置,亦不能溶解。他稱,生產商在製造手術線時,會先行消毒確保無菌,再連同縫合針放入包裝袋密封,然後送往藥劑房或手術室保管。


他稱,相信逾期約半年的手術線,若存放得宜,不會增加手術後併發症的風險,相信病人不會有大礙。但若逾期一至兩年,包裝可能有所損毁,縫合線上或有細菌,可使病人受感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