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石琪說戲﹕外國片中的香港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06日 06:35
2014年07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明報專訊】《變形金剛:殲滅世紀》上周開畫以來很賣座,由於壓軸戲大鬧香港,格外吸引到本地觀眾,現已收入六千萬元。


全球電影愛以香港為背景

上星期本欄談該片時,提到「香港是歷來最多歐美日韓及各地影片到來拍攝的世界名城之一」,可能有人認為誇張,其實以香港為重要背景的外國電影多不勝數。老影迷當會記得,很久以前荷李活名片《生死戀》(Love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改編韓素音小說,威廉荷頓和珍妮花鍾絲主演,就以香港為背景。當然還有威廉荷頓與關南施合演的《蘇絲黃的世界》。美國老牌諧星卜合早已拍過《The Road to Hong Kong》,舊版《八十日環遊世界》亦遊到香港。自編自導自演的諧星泰斗差利卓別靈最後一部電影是1967年《香港女伯爵》,馬龍白蘭度和蘇菲亞羅蘭主演,不過在片場拍攝,沒有正式來港。


印象中六十年代法國片《烏龍王大鬧香港》拍攝香港實景豐富生動,男主角尚保羅貝蒙都在街頭竹棚跳紮打鬥,親身表演危險動作,影響到後來本港武打片。當年荷李活來港拍攝《北京七十七日》和《聖保羅炮艇》(都因政治問題,香港禁映),不少香港龍虎武師也乘機偷師,使港片拍動作和爆破大有進步。高倉健扮演職業殺手的《雙雄喋血記》也有大量出色的港澳實景,後來被吳宇森改拍為《喋血雙雄》。


近年來港取景電影更多

日本奇才寺山修司的《上海異人娼館》(法國艾曼妞系列之一)亦在香港拍攝。岩井俊二的《燕尾蝶》不是香港背景,奇在主要布景搭得恍似九龍城寨,事實上日本人對九七前拆掉的九龍城寨很感興趣。現在《變形金剛》拍攝鰂魚涌舊樓也有另類城寨風味。


近年來港拍攝的外國片更多,例如法國熱門片《特攻闊少爺》(Largo Winch)和韓國賣座片《盜賊門》,都有很多香港實景,可惜本港上映時不受注重。英國占士邦片好幾部與香港有關,包括新近的《智破天凶城》。《盜墓者羅拉》系列也拍到香港,戇豆先生的《特務戇J》更主要在香港打打笑笑。全球賣座和得奧斯卡獎的《蝙蝠俠.黑夜之神》則把香港中環拍得特別精彩。去年《悍戰太平洋》也以香港作為地球大軍對抗怪獸的最後基地,不過片場炮製,並無香港實感。史提芬蘇德堡的《世紀疫戰》亦有香港戲,根本上故事靈感來自香港SARS疫症。


究竟有多少外國片拍到或提到香港?最好由電影資料館進行統計調查。


《上帝之子》拍得平庸

今期新片,都鬥不過《變形金剛:殲滅世紀》,較多觀眾是動畫《馴龍記2》。至於《上帝之子》(Son of God),這是美國電視劇集《聖經故事》爆冷受歡迎後,把其中耶穌事迹拍成電影版,當會吸引到忠心信徒「朝聖」。作為大銀幕電影則嫌簡陋,攝製水平遠遠不是「賓虛」級。數十年來我看過的耶穌片,《萬世巨星》歌舞最新奇,《馬太福音》最淳樸,《基督的最後誘惑》和《受難曲》最有爭議性。《上帝之子》拍得平庸,甚至宣揚迷信,只能說大致上講述了耶穌生平,演耶穌的葡萄牙男模狄亞戈摩加保勝在英俊有型,而不像同胞球星C朗那麼姿整。


《老而嚟癲》不夠過癮

瑞典片《老而嚟癲》(The Hundred Year Old Man Who Climbed Out of the Window and Disappeared)則很怪雞,描述百歲老翁逃出老人院,無端端橫財就手,被警匪追緝。原來他自幼是爆炸專家,百年來經歷世界大事,國際政要名人都受他影響,像《阿甘正傳》那樣。原著小說暢銷國際,我讀過台灣譯本《百歲老人蹺家去》,很趣怪,但電影版拍不出瘋狂喜劇感,不夠過癮,只得局部有些妙人怪事。


《超級選拔賽》對白精彩

也要提提現已落畫的《超級選拔賽》(Draft Day),拍攝美式足球「選拔日」,並非球賽,而是各大球會扭計講數,競爭新進球星。相信很少港人明白這種美國慣例,難怪上映極受冷落。我完全不懂美式足球行規,不過愈看愈被吸引。其實這是對白精彩的鬥智文戲,奇雲高士拿飾演球會新任掌門人,奇招講數,終於反敗為勝,演得甚佳。導演伊凡列曼是拍過《捉鬼敢死隊》和《幼稚園特警》的老將,今次不搞笑而拍出緊湊的舌戰心計,寶刀未老。此片雖然不及畢彼特飾演棒球會經理的《魔球》(Moneyball)精彩,但也不俗。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