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零售四連跌 5月倒退4% 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04日 21:35
2014年07月04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零售業冷風吹了大半年,近期見企穩迹象。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5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下跌4.1%至約390億元,連續4個月負增長,但相比市場預期的近一成跌幅,算好消息。下跌主要受搶金潮消失及自由行消費力減弱拖累,過往貢獻近四分之一零售額的珠寶鐘表,5月銷售下跌25%,但跌幅較上月收窄。撇除此影響,其他類別零售按年有約3%增長。


從5月數據可見,內地遊客消費力減弱對本港零售業影響之大。5月不僅珠寶銷售按年下跌25%,電器及攝影器材按年大跌14%,百貨公司亦僅有2%的輕微增長。而這並非香港僅有,內地和新加坡近月的珠寶銷售也都見到至少一成下跌,顯示內地豪客撤退之全面。


回顧本地消費,5月表現較4月有好轉,但也僅一般。食品消費和超市均錄得逾6%的增長,撇除通脹,剩下約3%的增長。唯一較亮麗的是汽車銷售,5月按年升15%,延續4月的趨勢。


麥瑞琼:陰天未過 難快見晴天

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昨日表示,5月最終表現較她預期好,但由於已連跌4個月,上半年「能打平手已好好彩」。對於6月,麥瑞瓊稱旗下大部分會員表示6月銷售有輕微增長,但小部分會員仍錄得雙位數字跌幅。


1至5月整體零售額微跌0.2%,為5年最差。看法一向較謹慎的麥瑞琼展望下半年時說,「陰天未過,未好快見晴天。」


她指雖然零售業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顯著轉弱,理論上今年下半年來自基數的壓力會減輕,但未知之數是佔中。麥坦言零售業普遍擔心生意受佔中波及,認為佔中不只對衝擊中環名店,對本地消費情緒和遊客來港意欲都有負面影響。


港大:第三季有望回復增長

另外,港大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昨日發表對香港宏觀經濟預測,預計零售業總銷貨數量在第二季將按年下跌4.6%,但第三季有望回復2.4%的正增長。首席講師王家富表示,第二季的銷貨量下跌主要是去年搶金潮以致基數較大,另外亦反映旅客消費模式有所改變,除去基數效應後,第三季有望重回正增長。港府有意將一簽多行收緊至一簽52行,以打擊水貨客。王家富就稱,倘水貨客減少,奶粉或其他日用品銷售減少,但仍有大量正常的自由行旅客對其他零售商品有強勁需求。


明報記者 李萌、魏嘉儀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