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應付大規模拘捕行動,警方將旅遊巴變身「流動拘留所」,採取5招,包括以鐵馬分隔出「抬人」專用通道、安排多組警員分駐旅巴內、專人全程攝錄、利用旅巴車身助搜身,以及架設樓梯於車尾太平門,方便警員押送示威者上車後離開,避免阻礙拘捕流程。
鐵馬架通道 連接旅巴示威區
警方為應付大量被捕者作出精心部署,採取第一波行動前先部署兩架旅遊巴停泊於昃臣道「香港會」對開,每部巴士上約有6名軍裝和兩名便衣警員。旅巴泊好後,警員隨即以膠帶和鐵馬架設兩條通道連接示威區和兩架旅遊巴,並派攝影組警員於入口設置錄影機,另車門前駐有兩隊警員和數部輪椅預備「迎接」示威者。
包圍部分 禁記者進入
一切準備就緒,每隊約30名配備綁手索帶的警員隨即進場,將部分示威者包圍劃開,禁止記者和其他人進入,然後派出一名備有擴音器的警員向示威者發警告,另一人則高舉「請前往警方指定的車輛,否則警方會使用適當武力」紙牌。
示威者若拒絕合作,警員會上前將其帶走,當中有個別警員配備小型隨身攝錄機。警員二人一組押送願意步行的示威者,沿着以鐵馬及封鎖帶劃開的通道往旅遊巴準備上車。若示威者不合作,警員會以4人或6人一組,以示威者面朝下方式抬走他們,至車前再要求示威者站起。
上車前,一名警員持攝錄機攝錄被捕者及負責押送警員的面貌和編號;部分便衣警員穿上印有「CRMNTN」字樣背心,估計是來自新界北總區。同一時間,另一名便衣警員負責為被捕者登記並通報車上警員,例如「1號是一名中年女子」。若被捕者眾多,則需排隊等候。
押犯警循太平門下車增流暢
完成攝錄程序後,兩名警員會將示威者送至旅遊巴旁,由另一隊警員搜身及檢查隨身物品,之後兩名押送警員會將被捕者押上旅遊巴指定座位坐下,之後警員再循車尾太平門預先架設的樓梯下車,完成整個流程。車上8名警員分佈不同位置監視被捕者,部分旅巴會落窗簾。
交接攝錄片段跟車送警校
當旅巴坐滿約50名被捕者後,車上警員會於車門與兩小隊警員溝通簽署文件交接,另負責攝錄的警員亦會交出攝錄機記憶卡以作紀錄,然後駛離遮打道前往黃竹坑警察學校扣查。
不過,警方在第一波行動中,即拘捕台上發言的學聯成員及4名立法會議員等人時,估計每架旅巴只載約30名被捕者。另外,警方於昨晨5時許開始,於遮打道文華東方酒店對出額外部署多2至3部旅巴,以及架設通道、增派人手,加快清場速度,而該處的便衣警員穿上印有「CRMKE」字樣的背心,估計是來自九龍東總區。
明報記者 蕭輝浩 屈俊樂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