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半年結周一跌30點,收報23,190點,成交金額533億元。總結上半年,市况既沉悶又難捉摸,累計僅跌115點或0.5%,高低波幅2331點。經歷完上半年的困局,市場對後市看法頗為分歧,外資對內地爆發金融危機的戒心日增,但這幾年對內地經濟和股市有精闢見解和準確預測的「大淡友」安信證券,卻於此時此刻選擇投入好友陣營,預料A股第3季持平,第4季度回升。由於改革仍在進行,力度多強、能走得多遠難以預料,更遑論此時此刻便判斷贏家和輸家,宏觀對投資決策暫時重要性較低,但筆者傾向短期無金融危機,選股可從內需入手。
港股基金上半年多跑輸大市
承接去年動力股之勢,資金今年初仍側重於幾個增長型板塊,並且向細價的彩票、手機支付等埋手。但當大家炒到如癡如醉的時候,環球爆發動力股股災,3、4月期間動輒跌逾20%,一些概念為主,基本因素欠奉的股份,不少更腰斬甚或瀉達70%。因此,去年多數基金未能捕捉動力股升浪,今年調整策略後反而「中伏」,中港股票基金錄得近雙位數字跌幅的俯拾皆是。可以說,投資者很難跟得上今年港股的節奏,同時股票表現又相當分化,基金經理確實非常狼狽。
一如以往,表現最好的股票往往是原先最乏人問津的,上半年最佳藍籌,是醜聞纏身的華潤電力(0836),升幅達24.2%,動力來自利淡消息引致估值低殘,市場又重新關注其新能源業務,因此獲得明顯重估。以板塊計,最強勢的莫過於本地地產股,上半年售樓王長實(0001)累升22.2%,為第二佳藍籌,信置(0083)升21.8%排名第三,恒地(0012)及新地(0016)亦錄得14.7%和9.1%升幅,整個板塊平均有雙位數字回報。另一反高潮板塊是石油石化股,年初時市盈率跌至6倍多的中石化(0386),守穩5.5元後終於展升浪,上半年累升達20.3%,中石油(0857)亦升17.9%。
上述股份原本乏人問津,最終卻成為恒指站穩陣腳的主力,基金又怎可能不跑輸呢?但要注意的是,能跑出的弱勢板塊為數有限,其他如資源、建材、航空、內房等板塊,可說是「沒有最殘、只有更殘」,冀買入殘股博回升,成功機會率相當一般,藍籌股中最差的就是華潤置地(1109),跌了24.5%,龍頭中國海外(0688)亦跌12.6%。
同板塊表現迥異基金狼狽
此外,基金愛股如銀娛(0027)、金沙中國(1928)分別跌了10%和3.8%,國指整體又跌了4.5%,若於低位將動力股止蝕錯過其後的強力反彈,就更難收窄與大市的差距。另一要命的地方是股份表現分化,內銀股中,建行(0939)無升跌跑贏大市,農行(1288)卻跌了10%(已除淨);汽車股中,東風(0489)升了14.3%,過去幾年最強勁的長汽(2333)卻一下子跌了32.7%,選對了板塊不等於就能賺錢。
經歷完過去半年的折騰,基金跑輸大市幅度顯著,但一來並非像2008年般跌了30%、50%,毋須「盡地一鋪」來收復失地,而同業亦多數跑輸,部署上會傾向保守:宏觀會提高與基準的相似度,待市况確認向好才更進取,微觀則更傾向價值投資,近月跑出的股份,條件亦比較苛刻,既要估值便宜,而短線銷售和盈利又在轉強中,汽車和手機股便是好例子,大家都只看2、3個月的數字。
另外,濠賭、金飾股等雖然未好轉,但市場相信最壞情况已過,若明年盈利保持增長,而估值又逐漸以此為基礎,下半年股價便有望一浪高於一浪。整體來說,筆者比較看好內需大類,事關中國整體槓桿已超過2倍不能再上,若要企業槓桿下降而經濟平穩,則政府和居民便要加槓桿,但地方受制於內房不景,居民槓桿則僅34%,多家內銀已表明全面轉向零售,作為對經濟最敏感的企業,銀行的業務部署,往往能針對未來1至2年的變化,值得留意。
[江宗仁 還看今朝]
港股基金上半年多跑輸大市
承接去年動力股之勢,資金今年初仍側重於幾個增長型板塊,並且向細價的彩票、手機支付等埋手。但當大家炒到如癡如醉的時候,環球爆發動力股股災,3、4月期間動輒跌逾20%,一些概念為主,基本因素欠奉的股份,不少更腰斬甚或瀉達70%。因此,去年多數基金未能捕捉動力股升浪,今年調整策略後反而「中伏」,中港股票基金錄得近雙位數字跌幅的俯拾皆是。可以說,投資者很難跟得上今年港股的節奏,同時股票表現又相當分化,基金經理確實非常狼狽。
一如以往,表現最好的股票往往是原先最乏人問津的,上半年最佳藍籌,是醜聞纏身的華潤電力(0836),升幅達24.2%,動力來自利淡消息引致估值低殘,市場又重新關注其新能源業務,因此獲得明顯重估。以板塊計,最強勢的莫過於本地地產股,上半年售樓王長實(0001)累升22.2%,為第二佳藍籌,信置(0083)升21.8%排名第三,恒地(0012)及新地(0016)亦錄得14.7%和9.1%升幅,整個板塊平均有雙位數字回報。另一反高潮板塊是石油石化股,年初時市盈率跌至6倍多的中石化(0386),守穩5.5元後終於展升浪,上半年累升達20.3%,中石油(0857)亦升17.9%。
上述股份原本乏人問津,最終卻成為恒指站穩陣腳的主力,基金又怎可能不跑輸呢?但要注意的是,能跑出的弱勢板塊為數有限,其他如資源、建材、航空、內房等板塊,可說是「沒有最殘、只有更殘」,冀買入殘股博回升,成功機會率相當一般,藍籌股中最差的就是華潤置地(1109),跌了24.5%,龍頭中國海外(0688)亦跌12.6%。
同板塊表現迥異基金狼狽
此外,基金愛股如銀娛(0027)、金沙中國(1928)分別跌了10%和3.8%,國指整體又跌了4.5%,若於低位將動力股止蝕錯過其後的強力反彈,就更難收窄與大市的差距。另一要命的地方是股份表現分化,內銀股中,建行(0939)無升跌跑贏大市,農行(1288)卻跌了10%(已除淨);汽車股中,東風(0489)升了14.3%,過去幾年最強勁的長汽(2333)卻一下子跌了32.7%,選對了板塊不等於就能賺錢。
經歷完過去半年的折騰,基金跑輸大市幅度顯著,但一來並非像2008年般跌了30%、50%,毋須「盡地一鋪」來收復失地,而同業亦多數跑輸,部署上會傾向保守:宏觀會提高與基準的相似度,待市况確認向好才更進取,微觀則更傾向價值投資,近月跑出的股份,條件亦比較苛刻,既要估值便宜,而短線銷售和盈利又在轉強中,汽車和手機股便是好例子,大家都只看2、3個月的數字。
另外,濠賭、金飾股等雖然未好轉,但市場相信最壞情况已過,若明年盈利保持增長,而估值又逐漸以此為基礎,下半年股價便有望一浪高於一浪。整體來說,筆者比較看好內需大類,事關中國整體槓桿已超過2倍不能再上,若要企業槓桿下降而經濟平穩,則政府和居民便要加槓桿,但地方受制於內房不景,居民槓桿則僅34%,多家內銀已表明全面轉向零售,作為對經濟最敏感的企業,銀行的業務部署,往往能針對未來1至2年的變化,值得留意。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