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兒子已讀中一,和同學相處的時間多了,假期時會約在一起外出看電影。他想我定期給他零用錢,有時想買一些東西。我一直不想太早給他零用錢,畢竟他的衣食住行都由我們供應好,但和同學一起,若別人有錢花費,他沒有,又好像不太好。但年紀小小便開始有金錢上的比較,同樣不太好,不想他太早已變得功利,事事講錢。現在很多專家講教孩子理財,究竟應該如何教才合適?
做事有計劃 可早點給零用
答﹕孩子成長到哪個階段才給予零用錢,沒有劃一的準則,視乎孩子的個性和管理能力。若他善於計劃,做事有組織,不會把錢亂花,家長會有較大信心,早點給他管理零用錢;若孩子做事較沒有計劃,錢一到手便亂花,家長則要觀察一下。
兒子已是中一學生,正值青春期,他的社交生活和小學時代是不同的。他們追求自由,不想家長經常伴在身旁;他們有更多時間和同學相處,像外出為功課蒐集資料。由青少年過渡至成年人階段,的確可以讓他學習管理金錢。
了解理財態度 按情况教管理
家長應和子女細談,詢問他們打算如何應用零用錢﹕純粹為購買零食?想請同學、朋友一起吃喝?有心儀的商品想買?會儲蓄下來,待有需要時用?透過傾談,家長可以了解到子女對零用錢的觀念。家長毋須完全滿足孩子的想法,反而應按實際情况,指導他們如何管理和應用零用錢。
循序漸進 不宜一次給大筆錢
一般而言,家長不宜一次過給他們一大筆錢,而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指導他們管理和使用,例如先由每周給予一次,再慢慢擴展至每月給一次。起初宜多點詢問他們怎樣用錢,在尊重他們的情况下加以指導,子女會明白需要用得有規律,才能取得父母的信心,從而獲得更大自由度。花錢外,適當的儲蓄亦是良好的理財方法,這方面可在孩子年幼時開始做,讓他們有敏感度,要計劃未來。
家長提到若兒子不如別人能花錢,認為對他不太好。的確,同學之間必然會比較,當花費能力不如別人而引致不開心,亦很自然,但這是他們必須面對的現實。若兒子過於執著,家長須讓他明白每個人的生活條件有別,自然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如在比較下能激發兒子訂立目標,這反而能給他動力,透過個人的努力,提升自己的質素,改善生活。
資料提供﹕香港青年協會學校社會工作組分隊隊長林錦芳
做事有計劃 可早點給零用
答﹕孩子成長到哪個階段才給予零用錢,沒有劃一的準則,視乎孩子的個性和管理能力。若他善於計劃,做事有組織,不會把錢亂花,家長會有較大信心,早點給他管理零用錢;若孩子做事較沒有計劃,錢一到手便亂花,家長則要觀察一下。
兒子已是中一學生,正值青春期,他的社交生活和小學時代是不同的。他們追求自由,不想家長經常伴在身旁;他們有更多時間和同學相處,像外出為功課蒐集資料。由青少年過渡至成年人階段,的確可以讓他學習管理金錢。
了解理財態度 按情况教管理
家長應和子女細談,詢問他們打算如何應用零用錢﹕純粹為購買零食?想請同學、朋友一起吃喝?有心儀的商品想買?會儲蓄下來,待有需要時用?透過傾談,家長可以了解到子女對零用錢的觀念。家長毋須完全滿足孩子的想法,反而應按實際情况,指導他們如何管理和應用零用錢。
循序漸進 不宜一次給大筆錢
一般而言,家長不宜一次過給他們一大筆錢,而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指導他們管理和使用,例如先由每周給予一次,再慢慢擴展至每月給一次。起初宜多點詢問他們怎樣用錢,在尊重他們的情况下加以指導,子女會明白需要用得有規律,才能取得父母的信心,從而獲得更大自由度。花錢外,適當的儲蓄亦是良好的理財方法,這方面可在孩子年幼時開始做,讓他們有敏感度,要計劃未來。
家長提到若兒子不如別人能花錢,認為對他不太好。的確,同學之間必然會比較,當花費能力不如別人而引致不開心,亦很自然,但這是他們必須面對的現實。若兒子過於執著,家長須讓他明白每個人的生活條件有別,自然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如在比較下能激發兒子訂立目標,這反而能給他動力,透過個人的努力,提升自己的質素,改善生活。
資料提供﹕香港青年協會學校社會工作組分隊隊長林錦芳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