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父母保存期﹕家的隱私權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02日 06:35
2014年07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晚飯才一開動,我就丟出了一個問題問姊姊:「如果你現在要結婚了,對方家說,有一棟空房子可以免費讓你們住。結果你發現,他爸爸媽媽都有那棟房子的鑰匙,隨時要來,不會通知,直接開門就進來了。你會怎麼辦?」這是讀者的問題,我順便拿來請示孩子。


借房子給孩子 父母隨時入內

如果是我,我會讓先生出面去說:「我們想要保有家的隱私權。」如果先生處理不了,或是不肯處理,我才會親自「出馬」,讓長輩在第一時間知道,要尊重我們,不然我們就會離開;如果他們無法明瞭,等哪一天我們要離開時,就不用再找藉口了。說法當然要婉轉,不過一定要有「革命」的決心,否則成功的機率是很小的。


如果對方長輩可以明瞭,既然房子借給孩子住,房子就是他們的了,我就不能隨意進出。這樣就皆大歡喜了。但我還聽過一個故事﹕明明是媳婦自己買的房子,公婆卻直接開口要三副鑰匙,「因為這樣誰誰誰來你們家住時,比較方便。」所以房子的所有權不是自己的,我懷疑,有多少長輩會在這種事情上尊重晚輩?


十四歲的姊姊和十二歲的弟弟,他們的答案如下﹕

姊姊說:「我會用最快的速度擁有自己的房子,然後搬出去。」


弟弟說:「我會直接說,『你們這樣我覺得很不舒服。』」


弟弟對姊姊的答案皺起了眉頭,不解地問:「難不成你要忍耐不說?」

呵呵,他不知道,有多少中國人就是這樣忍耐過一輩子的。


不說話,光忍耐,這樣是不會有任何成功的機會的。但是,那是別人的房子,你是寄人籬下啊,很難開得了口。我也不會。


「如果對方說我是你爸爸,有什麼不舒服的,那怎麼辦?」我問。


「不舒服就是不舒服,如果你不能理解,我就搬走。」弟弟說。當孩子下了決心,父母還是不肯退讓,那就是父母自己的損失了。早早讓父母明瞭這一點,他們才能學會尊重孩子。


「如果另一半根本不贊成你的想法,還說你不孝呢?」那就是你結婚前沒弄清楚了,這種事清官難斷。


獨立才能享自由

也許十五年後,姊姊要結婚了,如果對方家裏要提供車子、房子,我會說:「孩子,要小心。吃人嘴軟,拿人手軟。請將你的人生目標設定為『獨立』。最好從一開始就不要拿別人的任何東西。先獨立,才能有真正的自由。」


作者簡介﹕旅港台灣親子博客紅人,著作銷量合共達四十萬,育有兩名兒女

www.wretch.cc/blog/wangpeiting

汪培珽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