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內閣在自衛隊成立60周年之際,通過釋憲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決議案,為自衛隊行使武力鬆綁,被視為二戰後日本防衛政策的歷史性改動,輿論憂慮留下政府可隨意改動憲法理解的壞先例。中韓同表示關注,北京敦促日方慎重處理,不得損害中國的主權和安全利益。美國則歡迎日本加強防衛力量。
日本政府於1972年闡明憲法不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只准許日本遭受直接武力攻擊時自衛,此見解由歷屆政府沿用至今。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積極推動解禁集體自衛權,並在上周向由自民黨及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提交相關內閣決議案。執政聯盟昨晨達成共識,並在同日下午舉行的臨時內閣會議中通過決議案。
容許協防「關係密切國家」
決議案主張依據憲法中「國民追求生存、自由與幸福的權利」等相關條文,修訂自衛隊「行使武力三原則」,即一旦與日本關係密切的國家受武力攻擊,明顯威脅日本存在或顛覆日本國民權利,且無其他可行解決辦法下,將容許自衛隊採取最低限度的武力自衛。決議案認為,憲法第9條雖規定日本放棄戰爭,但並未禁止自衛隊採取上述措施保障國家和平與安全。自衛隊行使武力前須獲國會授權。
決議案增加了自衛隊參與國際和平支援的活動範圍,包括容許自衛隊在提供後勤支援時使用武力保護受襲的別國人員,以及在未及武力衝突的灰色地帶事態中行動。國會將就決議案修訂相關安全保障法例,料未來日本與美國等盟友將加強軍事合作,自衛隊海外行動亦將擴大。
稱僅保護國民 非為參戰
安倍在記者會上重申,日本周邊安全環境日趨嚴峻,恐成日本存亡威脅,有需要容許使用集體自衛權以加強保障國民生命。他說,外界質疑日本將因防衛別國而捲入戰爭,純屬誤解,日本將嚴格限制武力僅用於保護國民。對於決議案未明言日本是否可參與類似伊拉克戰爭的聯合軍事行動,安倍強調,日本不參與海外軍事行動的原則並無改變。
數以千計反對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民眾周一起在首相官邸示威,高呼「不要戰爭」、「反對破壞和平憲法」等口號。有示威者稱,決議案以保護國民為名,卻反使國民更易陷入戰爭,可能給後代埋下禍根。有民眾怒斥,若要解禁集體自衛權,應正式進行修憲公投,釋憲「不是法治國家應有做法」,擔心未來政權可能不斷藉詞修憲,亦憂慮日本或在戰爭中被美國隨意利用。
華府:日有權裝備自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日本近期在歷史問題上多生事端,並在軍事安全領域採取前所未有的行動,令人質疑日本是否要改變戰後和平發展道路,要求日本尊重區內國家的憂慮,慎重行事。洪磊指出,中國反對日本蓄意製造所謂「中國威脅」以推進國內政治議程。韓國(南韓)外交部要求日本以不損害地區和平穩定為原則,透明處理保安事宜。韓方強調,在影響韓國安全及利益的事項上,除非韓國政府同意或要求,否則不接受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
美國則開腔支持日本決定,國務院發言人普薩基(Jen Psaki)周一稱,日本有權按必要方式裝備自己,美方鼓勵日本以具透明度的方式修訂安保方針,將就相關事項繼續與日方保持接觸。
綜合報道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