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哈里發在阿拉伯語原文意指「代理人」或「繼承者」。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率領信眾統一阿拉伯半島,在世時毫無疑問地集政治、宗教和軍事最高權威於一身。穆罕默德生前未公開指定繼承人,故他於632年逝世後,尚在草創階段的阿拉伯國家一度陷入分裂,最終各派協商由穆罕默德忠實追隨者兼外父阿布伯克爾(Abu Bakr)擔任「真主使者(指穆罕默德)的代理人」,所謂的哈里發國由此誕生。
1924年被土耳其國父廢除
經歷4任由宗教領袖公推的正統哈里發後,哈里發頭銜為伍麥葉家族所奪,後者破壞舊規,改以家族世襲頭銜。
此後政教合一的哈里發名號便先後落入伍麥葉王朝和阿拔斯王朝之手,9世紀中葉以後,阿拔斯王朝國勢轉衰,實權由塞爾柱突厥人掌握,哈里發自此淪為名義上的宗教領袖。
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達,阿拔斯王朝滅亡。埃及統治者擁立遇害哈里發的一名親屬續位,但哈里發實際上只是馬穆努克王朝傀儡。1517年,鄂圖曼帝國吞併埃及,奪去哈里發頭銜,改由鄂圖曼君主傳承,直至一戰後帝國崩潰,末代哈里發阿卜杜勒邁吉德二世1924年被鼓吹世俗制度的現代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廢除。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哈里發傳統只適用於遜尼派世界,什葉派認為,穆罕默德生前指定女婿阿里為先知繼承人(最終他成為遜尼派最後一位「正統哈里發」),故不承認其餘3位遜尼派眼中的「正統哈里發」,更遑論伍麥葉王朝以後的哈里發了。
明報記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