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談50年不變 陳文敏:很難了長青網文章

2014年07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7月01日 21:38
2014年07月01日 21:38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天是回歸17周年,「50年不變」的承諾剛過了三分之一,國務院早前忽然發表一國兩制白皮書,今天卸任的港大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說,中央在白皮書重新宣示對港主權,又提出法官要顧及國家發展利益的「政治要求」,認為中央展示的「權力傲慢」已偏離了「一國兩制」原則,「它(中央)不想再去約制自己的權力,這種心態會損害一國兩制的基礎」。至於被問到對「50年不變」是否仍有信心?陳文敏嘆說﹕「很難了。」

指中央權力傲慢 偏離一國兩制

「我們只能做一些我們應該做的事,我們應該要發聲。不論左派報章如何淡化(佔中)70多萬人投票,這也不是一個細數目。打一個五折也有30多萬。」他批評白皮書是「一無是處」的決定,只是激起民憤,促中央重新審視政策。

類比當年 「20年前已談回歸」

至於在2047年,回歸50年後何去何從?陳文敏認為中央及港府應開始商討,最遲在20年前、即2027年有定案,「一般做按揭貸款20年也很正常,到2027年也會有人問2047後情况如何」。他指出,類似問題其實已出現過,例如迪士尼樂園合約、兩鐵合約專營權也橫跨2047年,「當時也有人問過迪士尼合約在2047年如何處理,但港府只說商業秘密」。

中英雙方於1982年展開香港前途問題談判,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陳文敏說,其實在前港督麥理浩1970年代末秘密訪京時,中英已開始商討1997年後香港路向,即回歸前近20年前已處理問題。按此類比,他認為港府在2027年要解決這個問題,連同事前醞釀討論「這不是離很遠的事情」。「其實只得3個選項,一是維持現狀,一是變回大陸城市,一是令香港更資本主義。」他認為,香港在2017年能否落實普選亦是關鍵,「大家也在看香港在走一條怎樣的路」。

斥政府無拉近兩陣溫和派

陳文敏相信,2017政改方案至今未有定局,但他批評中央和港府在政改一事上未有帶領討論,拉近泛民和建制兩陣溫和派的分歧,反而就把焦點放在「反佔中」的討論,更在諮詢期未完便否定公民提名,「政府掛住sideline(副業)和一班人拗交,出來的結果是扼殺中間位置,令中間派的立足點愈來愈小」,最終令政府進退失據,更令社會「愈來愈激進」。「(公民黨)湯家驊提出沒有公民提名的方案,即被指罵是『背叛民主』。Come on﹗這只是一個方案,大家也只是找出路。」陳文敏說,包容、和而不同正是民主精神,「不是朋友便是敵人是毛澤東思想」。

學者無包袱 不怕做炮灰

陳文敏早前亦曾拋出沒有公民提名元素的政改方案,建議把提委會縮至160人。拋出方案不怕成為「炮灰」嗎?陳文敏聳聳肩說﹕「doesn't matter(不緊要)」。他說,學者無政治包袱,亦不用怕失選票,「我又不是政客,你炮灰咪炮囉,我不會有損失」。

明報記者 梁卓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