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物流一哥順豐 踩過界搞零售長青網文章

2014年06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6月30日 21:35
2014年06月30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電子商貿勢成為日常生活的主流,內地除了阿里巴巴這個行業龍頭外,近年亦有不少新競爭者吼準這市場,包括騰訊(0700)、京東、當當等。不過,與行業息息相關的順豐速遞,亦不甘單為科網企業作嫁衣裳,上月推出零售店「嘿客」搶攻電子商貿市場。速遞公司跨界發展,為的亦是近年常掛在業內人士口邊的大數據,有學者認為企業正在大數據中掘金,但不少企業只屬初入門者。


順豐向來是內地物流業「老大」之一,上月18日集團突然在全國各地,設立名為「嘿客」的零售門店,主打新的零售店模式。顧客進內購物,只需要用手機,貨品會在1日內送到指定地點(詳見另文)。實際上,順豐做便利店模式已非首次,早於2012年時已建立自己的便利店,但不能夠成功拉近與其他電子商貿平台的距離。


用手機掃描購物 1日內送貨

結果,今年集團再試新模式的「嘿客」店,貨品全在網上選購,店內除了有收發速遞的服務外,亦提供購物服務。業內人士認為,順豐一直只負責物流服務,眼見大數據興起,若想更準確掌握顧客習慣、潮流趨勢等數據,不可以單靠統計物流的數據,而過去經營的便利店,亦不能夠達到預期效果,因此亦要「踩過界」直接面對消費者。


不甘只做物流 要掌握顧客習慣

然而,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則認為,順豐的方式目前只在收集數據,未算是做到大數據的業務。「大數據是大趨勢,但要分析到當中有用的數據,從中開發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才真正做着大數據的業務。」黃指出,近年Google、亞馬遜等美國企業,於大數據業務上做得較為成熟,其中亞馬遜算是先行者,利用客戶數據開發不同類型的產品。黃錦輝預計,未來5至10年內,科網企業「獵頭」時,會更加注重在數據分析的專門人才。


實際上,目前日常生活中,企業已有不同方法,收集個人資料及用戶行為,例如一些購物積分卡、會員服務等。近年,隨着facebook、微信興起,更開始於社交網絡上,收集社交數據,例如平台上熱門話題或用戶興趣等,可從中推送一些更精準的廣告服務。


內地科網公司 未能處理大數據

不過,有外資行分析員認為,不少企業均希望從大數據中掘金,但要處理海量的數據,實在有難度,「尤其是內地的科網公司,現在向其他企業提供的服務,都屬於初階的層面,未見明顯幫助。不過,傳統行業都要做有關業務,始終是科網世代下一個大潮流,不做只會被淘汰。」他舉例,早前不少百貨、地產企業,亦要與阿里或騰訊合作,或自己收集數據,就是為了保衛自身業務,免被電子商貿平度搶走客戶數據。


明報記者 岑梽豪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