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習近平未訪問朝鮮便到韓國,打破了傳統,美韓輿論猜測,中方欲藉此「教訓」我行我素的朝鮮領導人金正恩,顯示中國才是雙邊關係的主導者。中韓專家向本報指出,中韓走近「肯定會讓平壤不高興」,但中朝戰略上互相依賴,不會明顯惡化。
金正恩乏尊重 惹中方不滿
中國是朝鮮的主要盟友及投資援助國。朝鮮去年不顧中國警告,進行第3次核試。金正恩2011年底上台以來未顯示出有意訪問北京,對擴大中朝商貿關係也發出不一致的信號。中國連續5個月停止供應原油給朝鮮,為立國以來首見。習近平如今又繞過朝鮮先訪韓國,《華爾街日報》引述分析人士說,這突顯北京與平壤關係日趨緊張,中方不滿金正恩沒有展現對北京「應有的尊重」。
中國早於60年前的韓戰已大力支持朝鮮,中韓則到1992年才建交。習近平是繼江澤民和胡錦濤後第三個訪韓的中國領導人,但沒有跟隨前兩任做法先到訪平壤,韓國漢陽大學中國問題研究所所長文興鎬認為,這顯示中朝關係「由特別的同盟轉變為尋常的外交關係」,同時「也是中國對朝鮮的一種壓力,朝鮮既有不配合中國政策要求的情况,中國也毋須像以前那樣無條件包容朝鮮」。不過,文興鎬同時指出,中國雖然調整了對朝鮮政策,但「沒有基本上的變化」。
中朝戰略上難捨難離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梁雲祥亦說,自從金正恩上台後,中朝關係似乎處於不進不退的境况,中韓接近對中朝關係而言是個負面因素,但中朝之間戰略上的相互需要仍然存在,「不論雙方心裏有多麼不高興,表面上也不會有明顯的惡化」。
中通社引述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張璉瑰表示,「先朝後韓」不是中國外交上的明確規定,也談不上什麼慣例。訪問韓國就導致中朝關係惡化的觀點「過於簡單」。實際上,「中韓走近一些,可以向朝鮮施壓」,有助於朝鮮反思現有政策,並且作出積極改變。
金正恩乏尊重 惹中方不滿
中國是朝鮮的主要盟友及投資援助國。朝鮮去年不顧中國警告,進行第3次核試。金正恩2011年底上台以來未顯示出有意訪問北京,對擴大中朝商貿關係也發出不一致的信號。中國連續5個月停止供應原油給朝鮮,為立國以來首見。習近平如今又繞過朝鮮先訪韓國,《華爾街日報》引述分析人士說,這突顯北京與平壤關係日趨緊張,中方不滿金正恩沒有展現對北京「應有的尊重」。
中國早於60年前的韓戰已大力支持朝鮮,中韓則到1992年才建交。習近平是繼江澤民和胡錦濤後第三個訪韓的中國領導人,但沒有跟隨前兩任做法先到訪平壤,韓國漢陽大學中國問題研究所所長文興鎬認為,這顯示中朝關係「由特別的同盟轉變為尋常的外交關係」,同時「也是中國對朝鮮的一種壓力,朝鮮既有不配合中國政策要求的情况,中國也毋須像以前那樣無條件包容朝鮮」。不過,文興鎬同時指出,中國雖然調整了對朝鮮政策,但「沒有基本上的變化」。
中朝戰略上難捨難離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梁雲祥亦說,自從金正恩上台後,中朝關係似乎處於不進不退的境况,中韓接近對中朝關係而言是個負面因素,但中朝之間戰略上的相互需要仍然存在,「不論雙方心裏有多麼不高興,表面上也不會有明顯的惡化」。
中通社引述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張璉瑰表示,「先朝後韓」不是中國外交上的明確規定,也談不上什麼慣例。訪問韓國就導致中朝關係惡化的觀點「過於簡單」。實際上,「中韓走近一些,可以向朝鮮施壓」,有助於朝鮮反思現有政策,並且作出積極改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