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早前有反佔中組織指出,通識科教師若在課堂「教唆」學生參與佔中而令學生受傷或被捕,有可能被檢控。退休大律師林壽康昨在一個講座指出,教師參與或跟學生討論佔中,不影響校內秩序,沒有觸犯《教育條例》,不影響其教職註冊資格。
港大法治教育計劃昨舉辦講座,並公布啟用計劃的社交媒體網站,發布相關資訊予教師參考。擔任講者的中大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林壽康說,教師參與或跟學生討論佔中,沒觸犯《教育條例》第47條「不利於維持任教學校的良好秩序及紀律」。他解釋,條例雖列明教局常秘有權因認為某教員不稱職而取消其註冊資格,但按慣例只要不涉不誠實罪行或性罪行等,不影響其註冊。他補充,校方通識科討論佔中必須客觀地涵蓋正反看法,更不應「反佔中」。
在場多名教師擔心在facebook等發表參與佔中言論,若學生看到而參與,教師會否犯法。林壽康認為教師有言論自由,即使學生因而「覺醒」而參與,也不應計在教師身上,除非教師具體教學生阻街、打爛玻璃等破壞秩序行為。
律師:教師有共犯風險
執業律師陳桂漢則說,若佔中未獲不反對通知書而超過50人聚集,參加者已觸犯《公安條例》,教師有被視為共犯的風險,提醒不應過於樂觀。香港教育學院專任講師兼律師莊耀洸稱,學生參與佔中其間受傷,老師並非「兇手」,活動亦非與學校有關,故不存在疏忽。他認為,若校方和教師需對學生校外活動負責,是將監管責任無限擴張,故校方毋須杞人憂天。
港大法治教育計劃昨舉辦講座,並公布啟用計劃的社交媒體網站,發布相關資訊予教師參考。擔任講者的中大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林壽康說,教師參與或跟學生討論佔中,沒觸犯《教育條例》第47條「不利於維持任教學校的良好秩序及紀律」。他解釋,條例雖列明教局常秘有權因認為某教員不稱職而取消其註冊資格,但按慣例只要不涉不誠實罪行或性罪行等,不影響其註冊。他補充,校方通識科討論佔中必須客觀地涵蓋正反看法,更不應「反佔中」。
在場多名教師擔心在facebook等發表參與佔中言論,若學生看到而參與,教師會否犯法。林壽康認為教師有言論自由,即使學生因而「覺醒」而參與,也不應計在教師身上,除非教師具體教學生阻街、打爛玻璃等破壞秩序行為。
律師:教師有共犯風險
執業律師陳桂漢則說,若佔中未獲不反對通知書而超過50人聚集,參加者已觸犯《公安條例》,教師有被視為共犯的風險,提醒不應過於樂觀。香港教育學院專任講師兼律師莊耀洸稱,學生參與佔中其間受傷,老師並非「兇手」,活動亦非與學校有關,故不存在疏忽。他認為,若校方和教師需對學生校外活動負責,是將監管責任無限擴張,故校方毋須杞人憂天。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