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上半年新股非常旺場,首6個月便有44隻新股登場,數量是10年新高;集資額合共758.58億元,是2011年之後最多,亦較去年增加近1倍。不過,上市新股雖多,股價卻表現普遍不濟,過半「長揸」至今都要蝕錢。有專家更指,近期新股市場氣氛一般,建議散戶短期少沾手為妙。
據港交所資料,撇除由創業板轉主板上市股份,今年上半年主板有38隻新股掛牌,創業板則有6隻,合計44隻新股登場,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數量是10年來最多。以金額計,集資758.58億元,按年增加91%,則是2011年以來最高。
普遍股價不濟 過半揸至今蝕錢
AMTD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相信,今年首季有較多新股是在保薦人條例嚴格執行之前趕登場。翻查資料,該條例原定去年10月起實施,但政府去年宣布將有6個月過渡期,即今年4月起才嚴格執行。
今年新股仍是以介紹上市的創業板新股最為搶眼,圓美光電(8311)、美捷匯(8209)分別升3倍及約1.5倍。至於上半年有不少本地品牌股上市,其中又以Magnum(2080)最受矚目,曾榮登超購王,可惜該股大熱倒灶,股價至今累蝕44%。另外飛尚無煙(1738)則較招股價大挫63%成為潛水王。
27隻首日錄升幅 18隻潛水
綜觀而言,今年登場新股中只有27隻首日錄得升幅,另外18隻下跌。如果長揸,累計表現亦未見突出,只得20隻有得賺,另外29隻要蝕錢。鄧聲興指出,近期新股玩法有所不同,即較少首日便爆升,更加可能是首日表現麻麻,要等足約一個星期後才會爆升上去。
但如此情况將不利散戶投資者,因為多數散戶都是借孖展抽新股,往往上市即日便沽貨。故他建議散戶要考慮捨棄「大包圍」方式,要多花心機研究選股,集中資金選一些可以長揸一兩個星期的新股。
郭思治﹕短期不應沾手
至於近期新股更加「唔生性」,9隻新股中有7隻都要潛水,早前本地恒發洋參都意外首日大跌24%。
耀才證券市務總監郭思治表示則建議散戶,短期不應沾手新股,「超購100倍,200倍幾好都無用,資金轉在傳統藍籌股,(新股)無晒氣氛」。
明報記者 葉浩霖
據港交所資料,撇除由創業板轉主板上市股份,今年上半年主板有38隻新股掛牌,創業板則有6隻,合計44隻新股登場,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數量是10年來最多。以金額計,集資758.58億元,按年增加91%,則是2011年以來最高。
普遍股價不濟 過半揸至今蝕錢
AMTD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相信,今年首季有較多新股是在保薦人條例嚴格執行之前趕登場。翻查資料,該條例原定去年10月起實施,但政府去年宣布將有6個月過渡期,即今年4月起才嚴格執行。
今年新股仍是以介紹上市的創業板新股最為搶眼,圓美光電(8311)、美捷匯(8209)分別升3倍及約1.5倍。至於上半年有不少本地品牌股上市,其中又以Magnum(2080)最受矚目,曾榮登超購王,可惜該股大熱倒灶,股價至今累蝕44%。另外飛尚無煙(1738)則較招股價大挫63%成為潛水王。
27隻首日錄升幅 18隻潛水
綜觀而言,今年登場新股中只有27隻首日錄得升幅,另外18隻下跌。如果長揸,累計表現亦未見突出,只得20隻有得賺,另外29隻要蝕錢。鄧聲興指出,近期新股玩法有所不同,即較少首日便爆升,更加可能是首日表現麻麻,要等足約一個星期後才會爆升上去。
但如此情况將不利散戶投資者,因為多數散戶都是借孖展抽新股,往往上市即日便沽貨。故他建議散戶要考慮捨棄「大包圍」方式,要多花心機研究選股,集中資金選一些可以長揸一兩個星期的新股。
郭思治﹕短期不應沾手
至於近期新股更加「唔生性」,9隻新股中有7隻都要潛水,早前本地恒發洋參都意外首日大跌24%。
耀才證券市務總監郭思治表示則建議散戶,短期不應沾手新股,「超購100倍,200倍幾好都無用,資金轉在傳統藍籌股,(新股)無晒氣氛」。
明報記者 葉浩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