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在不足兩年內有兩人死於醫學美容,相關醫療事故不絕,衛生署去年接獲53宗在美容院接受美容程序後出現不良反應的個案,今年暫時亦有14宗;而消委會最近亦接獲投訴,有人在美容機構注射透明質酸後引致神經受損。消委會及病人組織促政府加快監管,但食衛局無計劃提前立法,議員質問「到底要死多少人才做完」。
明年審議 彭鴻昌促加快
消委會在今年首5個月接獲68宗涉高能量光學(即激光及彩光)及入侵性療程(包括注射、整形、豐胸等)的投訴,當中18宗懷疑不安全,較去年的11宗升六成。今年有投訴人花7500元注射透明質酸,引致頭部不適要入院,結果發現注射令她神經受損。另有投訴人在美容機構花2.1萬元買眼部抽脂療程,但中心拒透露醫生姓名。
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昨表示,今次(抽脂死亡)是非常嚴重的醫療事故,對此非常關注,但監管高風險醫療程序、日間醫療中心等諮詢及立法工作,只按原來計劃在今年下半年諮詢,預計明年提交立法會討論及審議法例。他指今次事故有醫生在場,醫專將來要為不同的專科作出適當的規管。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批評政府應想盡一切可行的方法,加快諮詢及立法規管高風險醫療美容程序,否則醫療美容致命事故恐陸續有來。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批評警方花長時間調查DR事故,卻未起訴,亦未知會否召開死因聆訊,涉事醫生和商人仍可營業,政府規管進度緩慢,她問政府「到底要死多少人才做完」,她稍後會有升級行動迫使政府就DR事件交代。麥指2003年曾有市民因抽脂手術死亡,涉事醫生只被判停牌5個月,靠醫委會監管不太有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