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大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客席教授林超英昨在電台節目質疑,本港未來數十年毋須興建第3條跑道,因目前機場效益低,雖然航班量上升,但乘客量只及總設計容量約70%,機管局應要求航空公司選用大型客機應付未來客量增長。機管局反駁,1990年代的設計容量假設已不適用,香港機場已轉型為中轉樞紐機場,航空公司選擇航機大小是商業決定,維持兩條跑道長遠會拉高機票價格。
林超英昨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時表示,認同赤鱲角機場目前兩條跑道的航班升降量接近飽和,但目前乘客量只及總設計容量60%至70%,反映機場使用效率低。他說,當初設計赤鱲角機場,預計每年可承受900萬噸貨運,但過去兩年只有400多萬噸,未及預計一半,質疑機管局強調不發展第3條跑道,會阻礙物流發展說法等同「靠嚇」。
林﹕希斯羅機場兩跑道無損競爭力
林又質疑,機管局指興建機場第3跑道能增加就業、有利本港經濟,他則指現時本港幾乎全民就業,再增加職位對社會來說是負累,故認為本港機場兩條跑道仍可支撐數十年,毋須急於興建第3條跑道,「現時不建第3條跑道,它(飛機)自然可承載多些客人,為何要浪費空間呢?」他以同樣得兩條跑道的倫敦希斯羅機場為例,指該機場亦曾研究興建第3條跑道,最終因地理問題擱置,惟至今毋損在全球的競爭力。
機局:90年代舊預測難作準
機管局策略規劃及發展總經理閻宇明隨即致電同一節目反駁,她稱機場交通量與本地生產總值掛鈎,維持目前兩條跑道會拉高機票價格,而飛機載客量則是航空公司商業決定,「我明白你覺得我們機場兩條跑道非常矜貴,但現實這矜貴會變成供不應求,會變成很貴的機票價格,這會令所有市民受到損害」。
林超英即回應,現時機場內小型航機升降為多,航空公司只需選用大型客機便可應付未來客量增長,同時便不會增加機票價格。
閻宇明接受本報訪問進一步解釋,林超英所引用數字指源自1992年機場總綱的假設。當年假設機場容量為每班航班可載314人,而現在每班機的客運量約200人。她稱,1990年代假設未來航運業出現可載逾900人的大型客機,因此每班機可載人數會增加,惟實際上最大的A380客機,一般只會載約500人,而航空公司視香港機場為為中轉樞紐機場,安排不少細機在港,接載各地旅客轉機到其他城市,故不能單以每班機的客量多寡,來評估機場效益。
林超英昨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時表示,認同赤鱲角機場目前兩條跑道的航班升降量接近飽和,但目前乘客量只及總設計容量60%至70%,反映機場使用效率低。他說,當初設計赤鱲角機場,預計每年可承受900萬噸貨運,但過去兩年只有400多萬噸,未及預計一半,質疑機管局強調不發展第3條跑道,會阻礙物流發展說法等同「靠嚇」。
林﹕希斯羅機場兩跑道無損競爭力
林又質疑,機管局指興建機場第3跑道能增加就業、有利本港經濟,他則指現時本港幾乎全民就業,再增加職位對社會來說是負累,故認為本港機場兩條跑道仍可支撐數十年,毋須急於興建第3條跑道,「現時不建第3條跑道,它(飛機)自然可承載多些客人,為何要浪費空間呢?」他以同樣得兩條跑道的倫敦希斯羅機場為例,指該機場亦曾研究興建第3條跑道,最終因地理問題擱置,惟至今毋損在全球的競爭力。
機局:90年代舊預測難作準
機管局策略規劃及發展總經理閻宇明隨即致電同一節目反駁,她稱機場交通量與本地生產總值掛鈎,維持目前兩條跑道會拉高機票價格,而飛機載客量則是航空公司商業決定,「我明白你覺得我們機場兩條跑道非常矜貴,但現實這矜貴會變成供不應求,會變成很貴的機票價格,這會令所有市民受到損害」。
林超英即回應,現時機場內小型航機升降為多,航空公司只需選用大型客機便可應付未來客量增長,同時便不會增加機票價格。
閻宇明接受本報訪問進一步解釋,林超英所引用數字指源自1992年機場總綱的假設。當年假設機場容量為每班航班可載314人,而現在每班機的客運量約200人。她稱,1990年代假設未來航運業出現可載逾900人的大型客機,因此每班機可載人數會增加,惟實際上最大的A380客機,一般只會載約500人,而航空公司視香港機場為為中轉樞紐機場,安排不少細機在港,接載各地旅客轉機到其他城市,故不能單以每班機的客量多寡,來評估機場效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