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大一項研究顯示,病人腦內潛伏「老人斑」,即腦皮層出現狀似霉點的不正常蛋白,中風後出現認知障礙的風險達九成。中大腦神經科教授莫仲棠指出,由腦內有「老人斑」至認知障礙病發,一般需要10至15年時間,但中風可成病發的催化劑,提醒長者要保持血管健康。
未來30年患者料升3倍
老人認知障礙症是常見的腦退化病,本港約有7萬名患者。隨人口老化,估計未來30年本港患者的數字將上升3倍。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莫仲棠教授及其團隊,於2009至2010年進行一項研究,分析了1013名曾患有輕度至中度中風、平均年齡為70歲的病人,在當中揀選50人進行PET正電子掃描檢查,發現有12人腦內有「老人斑」,其中11人在中風後出現記憶力衰退等認知障礙病徵,顯示病人在中風後出現認知障礙的風險達九成。
醫生:戒煙做運動可預防
莫仲棠說,在顯微鏡下可看到在腦皮層出現一些像霉點的不正常蛋白,俗稱「老人斑」,「老人斑」形成原因暫未知曉。認知障礙症由腦部產生「老人斑」至病發,一般需要10至15年時間,有部分長者可能一生都不會病發。一旦腦中風,即使只是輕度中風或小中風,會觸發認知障礙病發,中風可說是病發的催化劑。他指出,一名接受評估的病人只是輕微中風,腿部一邊麻痹乏力,病徵在半小時後已退去,病人入院兩日後便出院,但其家人發現病人在中風後記憶力衰退,每天重複購買相同的東西。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牀導師區頴芝醫生表示,長者保持血管健康,控制血壓和膽固醇,戒煙,做運動,控制體重,均可減低心臟病或中風風險,預防老人認知障礙症。
中大現正招募65歲的長者參與研究,並會篩選120名參加者進行PET正電子掃描檢查,希望當「老人斑」在長者腦內萌芽時已可及早篩選出來,減低出現認知障礙的風險。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