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海洋公園今日重開「尋鯊探秘」鯊魚館,其前身為有37年歷史、陪伴許多港人成長的海洋館,翻新成鯊魚館後,繼續採用360度圓形走廊設計,讓市民從多角度觀賞鯊魚泳姿;另新館水容量較以往僅佔1層的鯊魚館大增4倍,可以容納220條鯊魚,但暫時只展出約150條鯊魚及鯆魚。當中年齡最大的鯊魚是早於80年代末到港的一對啡護士鯊,現年逾20歲,已屆晚年;另外千禧年由南非抵港、名為「海千」的錐齒鯊亦年過15歲,均屬鯊魚館重開的「重溫」亮點。
容量大增4倍
海洋公園舊有的海洋館於2011年初關閉並翻新,事隔3年終於以鯊魚館之姿重開。新館維持3層結構,但大部分空間被鯊魚「獨霸」,館內又新增不少互動遊戲及電子展板,教育公眾有關鯊魚身體構造、生物變遷史及保育信息。
事實上,不少鯊魚品種面臨瀕危,例如啡護士鯊、錐齒鯊均屬「易危」級別,後者數量在過去數年間下跌20%。海洋公園跟保育團體「護鯊行動」合作,在新館出口附近增設留影處,鼓勵市民即場留影表態「一翅都唔食」,即承諾不再吃魚翅;此外,公園亦成功邀請8個本地餐飲集團如稻香、百樂門、富臨等,承諾未來3個月期間推出無翅菜單。
容市民留影表態不吃魚翅
海洋公園鯊魚館翻新重開,除了迎接不少新鯊魚,亦有部分屬港人「睇慣睇熟」舊朋友。海洋公園水族部高級館長黎耀南介紹指出,館內最大年紀的啡護士鯊,早於1989年遠從東沙群島抵港,相信不少曾到訪舊海洋館的市民對牠們有印象。黎坦言,鯊魚平均有25年壽命,故這2條護士鯊已算相當長命。
另因應今次鯊魚館重開,海洋公園遠道從南非運送2雄2雌錐齒鯊抵港,連同「元老級」的雄錐齒鯊「海千」,共將有5條錐齒鯊跟市民見面;新館其他觀賞亮點包括2條由澳洲抵港的鋸魚、由日本福岡水族館送出一對剛出生的班點鬚鯊等。
明報記者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