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新舟60」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旗下西安飛機工業生產,是中國首次有企業按照與國際標準接軌的中國民航適航條例CCAR-25進行設計、生產和試飛驗證。研製過程中西安飛機工業曾找美國波音作技術諮詢,以及得到烏克蘭飛機設計專家協助,並採用了多項外國科技或進口器材。
2000年6月正式獲批投產後不久,「新舟60」就因姊妹機款「運7」捲入「武漢6·22空難」,失去所有國內訂單。兩年後一架「新舟60」在訓練時播放美國語音警告錄音(系統在美國生產),機師理解錯誤而導致客機機腹着陸,機款被罰停飛74個月,至2008年10月才在國內正式首航。隨後6年來發生12次事故,最嚴重的一次是2011年飛機在印尼西巴布亞省凱馬納機場降落前墮海,機身斷成兩截下沉,機上27人全部罹難。今年2月,鄭州一架「新舟60」起落架發生故障,中國民航局隨後下令15架「新舟60」停飛作檢驗,10日後恢復飛行。
歐美澳紐民航部門拒認可
因「新舟60」安全紀錄欠佳,歐美澳紐民航部門都拒認可,故現時主要供應第三世界客戶,津布巴韋是其首位外國客戶,訂了3架,2005年交付,其後贊比亞、菲律賓和玻利維亞等國皆有小量購入,印尼訂單最多。
2000年6月正式獲批投產後不久,「新舟60」就因姊妹機款「運7」捲入「武漢6·22空難」,失去所有國內訂單。兩年後一架「新舟60」在訓練時播放美國語音警告錄音(系統在美國生產),機師理解錯誤而導致客機機腹着陸,機款被罰停飛74個月,至2008年10月才在國內正式首航。隨後6年來發生12次事故,最嚴重的一次是2011年飛機在印尼西巴布亞省凱馬納機場降落前墮海,機身斷成兩截下沉,機上27人全部罹難。今年2月,鄭州一架「新舟60」起落架發生故障,中國民航局隨後下令15架「新舟60」停飛作檢驗,10日後恢復飛行。
歐美澳紐民航部門拒認可
因「新舟60」安全紀錄欠佳,歐美澳紐民航部門都拒認可,故現時主要供應第三世界客戶,津布巴韋是其首位外國客戶,訂了3架,2005年交付,其後贊比亞、菲律賓和玻利維亞等國皆有小量購入,印尼訂單最多。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