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環境局昨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總結過去半年新引用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發現東涌、元朗及葵涌錄得空氣污染最差「10+嚴重級別」的時數達10至11小時,屬12個一般空氣質素監測站中最差。而大埔及塔門空氣較佳,未曾錄得嚴重級別,反映近珠江口的香港西部地方空氣較差。
近珠江口西部最差
對於污染與風向及風速的關係,環保署表示東涌較接近珠江口,容易受區域性臭氧影響。當區域性臭氧出現時,在市區主要由車輛排放的氮氧化物會與臭氧經光化作用而產生二氧化氮,導致空氣較差。環保署續稱,指數較高級別的日子,風速通常較低。
對於如何改善本港空氣質素,環保署表示本港空氣污染來源主要來自區域性及本地排放,不能單由個別地區着手改善。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向環保署查詢本港空氣污染情况,署方昨公布指數實施以來至本月12日的監測結果。結果顯示,12個一般空氣質素監測站中,10個曾錄得最嚴重的「10+嚴重級別」,累計時數分別由4至11小時不等,其中東涌達11小時,元朗及葵涌達10小時。
銅鑼灣路邊空氣最差
至於3個路邊空氣質素監測站,銅鑼灣空氣最差,累計28小時達「10+嚴重級別」,247小時達「甚高級別」。旺角及中環分別有12及11小時達「10+嚴重級別」。
環保署於去年12月30日推出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取代「空氣污染指數」。現時的指數與健康風險掛勾,將指數分為11等級,及由低至嚴重共5個風險級別。
中大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子惠表示,部分地區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偏高,原因是由汽車排放的二氧化氮含量高,另一原因是揮發性的污染物及陽光結合下產生的臭氧含量偏高。
他稱,空氣污染會影響心肺功能,建議市民在空氣污染甚高及嚴重日子盡量留在室內。
留言 (0)